工業興市、產業強市。近年來,宿遷市大力引導和推動企業加大技改投入,走智能化之路,有力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十三五期間,全市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持續位居全省前列。
上午,在泗陽縣寶源塑膠材料有限公司倉儲區,出貨區、卸貨區規劃清晰,兩個區域各一名操作工正在將原料入庫。而半年前這樣的入庫工作還需要近10人操作,工作時間也縮短一半。這一切要得益于公司上半年進行的倉儲智能改造。
“原來智能堆放1200噸產品,那么現在我們可以達到3300噸這樣的一個產品庫存量。同時在員工的工作上,也提高了安全性。”泗陽寶源塑膠總經理助理吳翔說。
不僅在智能倉儲上求突破,公司還對生產線進行人工智能技術植入,采用MES+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使產品從生產線到出廠所有信息均呈現在每個車間電子屏上。出廠后將自動生成二維碼貼在產品上,為客戶對產品追溯提供保障。
“2020年產量同比去年,總產值是約10%的一個增長。公司下一步經營目標還是擴大國內市場,同時不斷開拓海外市場,增加市場份額。”泗陽寶源塑膠總經理助理吳翔說。
技術改造、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命脈。十三五以來,宿遷市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每年實施設備投資超千萬元技術改造項目300個以上,其中智能化改造項目50個以上,綠色化改造項目40個以上。一大批企業實現了逆勢上揚。預計到今年底,全市工業占GDP比重35.8%,蘇北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00億元,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650億元,增長8%。
在江蘇宙際杰智能科技的生產車間內,今年新上的42臺全自動注塑機都在高速運轉。作為一家世界知名的清潔用品企業,公司今年專門投入了1500多萬增加技改投入,用于提高產能。
“通過這次技改,不但降低了我們的用工成本,而且還提高了我們的產品質量和產能。去年,我們全年產值是1.1個億。今年,我們截止到11月份底已經達到了3.2個億。”江蘇宙際杰智能科技生產廠長袁勇說。
開好局起好步!從今年3月份開始,宿遷市就啟動了十四五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規劃編制工作,7月份就完成了初稿。十四五期間,宿遷市將實施“產業強鏈、規模發展、創新驅動、數字轉型、平臺建設、支撐保障”等六大提升行動,推動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研發經費占GDP比重達到2.5%,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40%。到2025年,全市工業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在產業結構、經濟效益、創新能力、融合發展、企業實力、綠色制造等接近全省中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