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遷市把抓長效管理作為工作著力點,堅持工作模式創新,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有力地鞏固了全市文明創建的成果,助推文明城市長效建設常態化。
記者黃星月:在宿遷的各個社區,到處都有網格員的身影。無論是柴米油鹽,還是家長里短,都可以找到他們。也正因如此,居民的生活才更有序、更和諧、更文明。
這個月底,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繳費時間就要截止了,宿豫區錦華社區網格員趙剛也加快了腳步,穿梭在他所負責的小區,提醒居民不要錯過時間。
宿豫區錦華社區網格員趙剛:權當鍛煉身體一樣,多跑幾遍樓,讓居民少跑幾趟。
市民林樹林:他們可以代我們、替我們操作,非常方便,他們工作很到位,而且非常熱情。
創文成果的鞏固離不開長效的管理。近年來,以改善城市綜合環境、優化社會公共秩序、提供良好公共服務為重點,我市將片區作為基本網格單元,分類推進點位創建工作,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格局。如今,鄰里驛站、綜治中心等文明城市常態長效建設陣地陸續建立,服務資源逐漸向基層下沉,努力構建和諧宜居環境。
同樣,健全測評考評機制也是推進文明城市常態長效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在宿城區河濱街道,每個月,街道宣傳科、物業辦、督查室等部門和各社區負責人組成的聯合考核小組,都要對轄區內的各小區進行現場打分,對各社區進行考核評比。
宿城區河濱街道黨工委委員宣統委員張雪:將日常檢查交辦、月度觀摩評比、文明創建系列宣傳和活動等都納入進去,設置加減分和獎懲。同時,將全年考核情況與社區推薦干部和評先評優掛鉤,極大提高了長效建設的積極性。
府苑小區居民蔡彬:他們這個考核組經常光顧我們小區,督促物業提升他們的質量,把我們小區建得更好,我們居民生活在這個環境里更好一點。
在我市,從各區到各街道、社區、小區,文明城市建設責任在考核機制中層層落實,形式主義、弄虛作假、創建擾民等負面事項在減分機制中得到有效解決,文明城市長效建設正走向目標化、制度化、常態化。
總共: 1頁
作者:黃星月 張浩 見習 張巧 顧水源 宿城新聞中心 宿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