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問題是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宿遷市民政局扎實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織密筑牢民生保障網。
一大早,泗陽縣民政局救助科的工作人員,來到眾興鎮楊集居委會居民朱紅梅的家里,了解她家低保領取情況。從去年4月份開始,朱紅梅開始定期領取重病“單人保”低保金。
泗陽縣臨河鎮楊集居委會居民朱紅梅:給我們一個月近700元了,對我很大的幫助,也給我們家庭減輕很多的負擔。
2018年3月,朱紅梅被查出胰腺腫瘤,醫療費先后花去了十多萬,再加上孩子上學、建房欠的外債,全家生活陷入困境。了解情況后,泗陽縣民政部門與村、鎮共同商量決定,雙管齊下為她申請臨時救助與低保。
泗陽縣民政局社會救助科工作人員孫露露:一開始的時候鄉鎮給予她們家小額臨時救助,先減輕他們家庭經濟困難。然后幫她們家辦理低保,那么在低保辦理之后,又給予了大額臨時救助。
現在,朱紅梅的住院用藥及生活基本開支都得到了兜底保障。
記者馬雪:小康社會建設成色,像朱紅梅這樣的困難群眾最有發言權,從臨時救助到最低生活保障,從主動申請到政府走訪發現,可以說民生保障的這張網,現在織的是越來越密。
今年,我市城鄉低保標準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10元,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24%、56%,15.65萬人被納入保障。將0.98萬名重病對象、1.14萬名重殘對象納入“單人保”范疇,共向6.4萬名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保障21356.4萬元,向3.8萬名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2758萬元。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各類養老服務機構156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1068個,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達到40.2張。在全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績效考核中,我市位列蘇北第二、全省第六。此外,累計發放困境兒童保障資金2285萬元,124家省級示范性兒童“關愛之家”成了兒童關愛保護的前沿陣地。
市民政局副局長袁成亮:按照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的要求,緊緊圍繞困難群眾的生活基本需求,不斷地加大政策創制力度,在提標和擴面上下功夫,確保所有的困難群體兜得住,保得住;不斷地加大社會救助領域的創新實踐活動,構建覆蓋到所有困難群體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長效機制建設。
總共: 1頁
初審:杜亞男/二審:湯娟/終審:馮波
作者:吳兆剛 張浩 泗陽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