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污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塊短板,近年來,宿遷市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綜合利用項目建設,農村環境和鄉村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
“現在這個環境相當好,污水處理,吃了干凈水,一切環境都好。”一大早,泗陽縣李口鎮八堡村村民房章明拿上板凳、帶著魚竿,來到家門口的小河塘邊,釣起了魚。
河清岸綠、魚翔淺底,這得益于宿遷市開展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17年7月,八堡村在村頭建設了一個日處理量40噸的小型污水處理站,當年底就投入運營。
泗陽縣生態環境局生態保護科科長尤宣浩說:“污水處理站處理出的污水,排出來之后排到溝渠,在溝渠里面,通過栽植水生植物,對出水進行一個再凈化,把污染物進行進一步降解,達到使周邊溝渠池塘水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現在,八堡村兩百多戶居民的生活污水統一到這里進行處理,污水不再隨意亂排。為了帶動更多鄉村像八堡村一樣,今年十月,宿遷市出臺了《宿遷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要以縣域為單位整縣制編制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合理確定目標任務、治理方式、建設時序、資金保障等內容。
泗陽縣盧集鎮郝橋村黨委書記張再廣說:“根據村莊布局,一個是分散居住的,我們集中處理,這個日處理量是30噸,覆蓋面積是180多戶;第二個是集中處理,在我們新型社區那邊,覆蓋是200多戶,也是通過管網集中到一個處理場,那個日處理量是60噸。
《方案》還明確,鼓勵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理,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托管服務試點,有條件的地區推行城鄉污水處理系統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如今,泗陽縣113個農村污水處理站點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交給了一家公司運營,由專人代管,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今年全市計劃新建92個村莊設施,截止9月底已建成111座污水設施,完成率121%。全市1286個涉農村(居),已完成污水治理設施建設869個,設施覆蓋率67.6%。《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全市70%的行政村建有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到2025年,全市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90%,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大幅提高。運行管護機制基本建立,村莊內生活污水橫流、亂排亂放的情況基本消除,生活污水治理率明顯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市污防指辦農村污水治理組組長秦武說:“一個是督查,第二加大執法監管,保證我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著力補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到處亂排亂放的現象要基本解決,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人居環境有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