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洪澤湖退捕禁捕以來,宿遷市積極響應號召,妥善做好退捕漁民就業安置工作,通過系統化推進,確保退捕工作平穩開局、圓滿收官。
正在蟹塘忙碌的段廣玉是此次退捕上岸的漁民之一。作為黨員,一個多月前他帶頭退捕,又帶動身邊的多名漁民也完成了退捕工作。
泗洪縣臨淮鎮退捕漁民段廣玉說:“這幾年我也了解我們洪澤湖的生態環境狀況,意識到退捕禁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不能為了一時的營生,讓子孫后代沒有魚吃。”
上岸后,在當地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下,段廣玉和20余戶退捕漁民一起,成立了泗洪縣強民水生植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共承包了1100畝螃蟹塘,繼續做起了水產生意。
泗洪縣臨淮鎮退捕漁民段廣玉說:“幾年前我就注冊了自己的網店,同時也注冊了自己的商標,現在是真正派上用場了,我們合作社的螃蟹質量也好,所以全國各地很多顧客都很認可我們洪澤湖大閘蟹。”
為實現漁民上岸即可就業“無縫對接”,宿遷市堅持禁捕退捕與轉產安置同步落實,清楚了解退捕漁民就業培訓參保等信息,全市11673名退捕漁民轉產安置情況全部納入信息系統。同時,全市聯動組織重點企業開展鄉鎮巡回招聘,已舉行專場招聘活動47場,達成就業意向1024人。并制訂個性化培訓方案,為1600多名漁民開展專題技術培訓。退捕漁民段夫舉和妻子就通過招聘會在一家服裝廠找到了工作。
泗洪縣臨淮鎮退捕漁民段夫舉說:“離家近,也能照顧家庭,還有是上班以后跟原來收入差不多,也能賺五六萬塊錢。”
泗洪縣臨淮鎮副鎮長劉殿如說:“專門成立了服務中心,(市里組織)來我鎮召開了專門的招聘會6場,鼓勵退捕漁民自主創業,并為他們制定了相關的配套政策。”
自7月以來,宿遷市以開展重點水域退捕漁民社會保障“百日行動”、雙月攻堅”行動為載體,精準施策,精細落實,切實做好退捕漁民轉產安置工作。截至目前,全市退捕漁民適齡勞動力已轉產就業7262人,就業率達92.85%。
宿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孫登懷說:“下一步,我們還將開展“五項行動”,也就是產業安置促就業行動,創業帶動促就業行動,崗位兜底促就業行動,技能培訓促就業行動,職業技能指導促就業行動,確保退鋪漁民能夠退得出、穩得住、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