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云渡桃雕大家一定不陌生,那是宿遷市泗陽縣臨河鎮云渡村的招牌,享譽全國。這兩年,臨河鎮全力支持桃雕產業發展,全力叫響云渡桃雕的品牌,讓傳承400多年的云渡桃雕成為了村民們的致富產業。
在泗陽縣臨河鎮云渡村的云渡桃雕傳習所,桃雕傳承人云守陽正忙著指導兒子云沂先。
云渡桃雕傳承人云守陽說:“在我們桃雕當中帶徒是一件老大難的事情。所以我從自家小孩子在外面打工我把他調回來,從我自家小孩做起,別的人看他做出成績來了,自然而然就跟學起來了?!?/P>
今年67歲的云守陽自幼繼承祖業,學習桃雕技藝,有近40年的歷史。他不僅是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還是“江蘇省第四屆工藝美術名人”,每年他的傳習所都會有四五百件的作品銷往全世界。然而在幾十年前這里還是另一番景象。
云渡桃雕傳承人云守陽說:“那個時候都是搞粗加工,粗加工沒有銷售渠道,我們臨河有一個桃雕廠1974年開始搞的,到1978年1979年經營不太完善倒閉了,我個人對這個比較愛好,就沒有讓他落下來,農忙時候種地,農閑時候摸起來?!?/P>
一個偶然的機會,2000年,中國第六屆藝術節在南京召開,云渡桃雕作為宿遷市唯一的項目參展,一炮走紅。2009年,云渡桃雕被列入江蘇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云渡桃雕傳承人云守陽說:“政府部門也都積極在想辦法,來宣傳,來擴大影響。包括我兩次代表和江蘇省委到國外去報道云渡桃雕,一次去英國,一次去俄羅斯,擴大影響,政府部門對這個學這些徒弟也都給一些補貼,減輕我的壓力,我只傳授技術。”
泗陽縣臨河鎮云渡村村民孫少梅說:“我們每個月的收入大概在四五千塊錢,感覺挺好的,很有信心,也想學?!?/P>
如今,云渡村有大師級桃雕藝術家近10位,新老藝人200余名,有50%的云渡人加入桃雕這項傳統工藝。通過他們之手,一枚小小的桃核經過砍、切、銼、雕,可塑造出十八羅漢、十二生肖、花鳥蟲魚等一百多種藝術形象。云渡桃雕已成為該村的致富產業,每年可為云渡村村民帶來800多萬元的收入。
宿遷市泗陽縣臨河鎮副鎮長葛春陽說:“第一個就是幫助村居進行陣地建設,我們為云渡村新建桃雕重現所300平方。組織桃雕的藝人進社區、進課堂。為村居搭建銷售的平臺。我們組織企村聯建,為這個桃雕工藝品產業鏈延伸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