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這兩年,宿遷洋河新區以“生態·融合”為主題,以實施鄉村振興為引領,以創建國家農業高新區為目標,集聚各類要素資源,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的“洋河樣本”。
在古黃河邊的斯味特果品產業園里,每一顆果樹上都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雖然今年是第一年掛果,但是一個蘋果重量都在半斤左右,每天都有40噸蘋果銷往全國各地。
在斯味特果業的萬畝蘋果園里,紅通通的蘋果壓彎了枝頭。秋風吹過,香氣誘人,果兒或三五抱團,或并蒂相連。當地的村民正忙著采摘,一派豐收的景象。從9月開始,在洋河新區鄭樓片區種下的這六千畝蘋果就開始進入成熟期,全國各地的訂單也紛至沓來。
“一個月給1800塊錢,一年到頭不缺工、不缺活,我們都很開心的。”當地村民武永梅高興的說。
“矮化密植的種植技術,相對于傳統的果園,肯定是便于機械化操作,便于精細化管理。今年是第一年掛果,這個畝產已經達到了4000斤每畝。然后明年的話,預計畝產可以達到6000到8000斤每畝之間。”洋河新區斯味特果業辦公室主任尚敏說。
斯味特果品產業園項目占地面積2萬畝,總投資20億,專業化種植蘋果、梨等果品,盛果期預計畝產1萬斤,產值5億元。項目可帶動當地500多名勞動力就業,年人均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同時,與當地村居成立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提供種苗、技術,回收果品,收益反哺村居和農民,每人每年分紅600元以上,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00萬元以上。
“我們規劃占地面積是1萬畝的蘋果、1萬畝的梨,下半年1萬畝的梨園也是開始建設。我們是打造中國果品第一品牌,樹立世界果品生產標準。”洋河新區斯味特果業辦公室主任尚敏說。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住房改善是基礎。這兩年,洋河新區在緊抓特色農業發展的基礎上,全力推進農房改善工作,建設了六里棚、三葛、張碼、河西村等項目。這不,位于古黃河生態廊道南岸的三葛特色村,致力打造銀杏掩映的紅磚特色村。項目占地150畝,新建住房200套,改造住房450戶。目前,住宅部分已完成工程量的80%。
“幼兒園到小學以及到我們娛樂設施,配套都很到位的,這些以前都沒有的。很滿意,很幸福的。”洋河新區三葛社區村民袁桂成說。
“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為紐帶,將社區資源整合起來,把分散的社會力量凝聚起來,實現以黨組織為核心,服務百姓需求,進一步凝聚政心與民心。”洋河新區三葛社區黨支部書記王雷說。
隨著鄉村振興步伐的不斷深入,全區已流轉土地7萬余畝用于現代高效農業項目建設,初步建成萬畝蘋果、萬畝葡萄、萬畝玫瑰、萬畝蓮藕、萬畝稻麥等規模產業項目,形成了“精品果蔬、藥用花卉、有機稻麥”為重點的現代農業發展體系。5030戶15635名低收入戶人口全部實現脫貧,4個農房改善項目今年年底前全部竣工,近1000戶農戶搬入新房。
“下一步,洋河新區將以建設農高區為契機,重點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同步發展種質種苗、精品果蔬和休閑農業,不斷完善產業鏈條,深化一二三產和城鄉融合發展,全力打造特色高端品牌,形成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洋河模式。”洋河新區社會事業局農業發展科季星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