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來,宿豫區仰化鎮澗河社區圍繞幸福家園的總體目標,把農房改善作為統攬鄉村振興的龍頭工程,按照“優居、強村、興產、富民”工作思路,高質量推進農房改善工作,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記者伶俐:白墻黛瓦,一排排民居錯落有致,小橋流水家,處處是濃厚的生活氣息,走進宿豫區仰化鎮澗河社區,仿佛走進了江南水鄉。農房改善改變了什么?也許在這里您就能找到答案。
宿豫區仰化鎮澗河社區居民汪秀芳:以前的條件住的那些瓦房,而且門口路都是土路,跟現在就沒法比的。現在出門全是水泥路,而且住的是兩層小樓的,我們家只需要不到一萬塊錢就搬到這個房子了,還是政策好。
居民汪秀芳生活的變化得益于農房改善的實施。澗河新型社區的前身澗河村,是“十三五”省定經濟薄弱村。2018年下半年,宿豫區啟動了澗河社區農房改善項目,以優居入手,精心規劃、精致建設集中居住區。
宿豫區仰化鎮澗河社區黨委書記孫永:目前一期251套住房已全部交付,二期235套住房主體全部完工,附屬正在進行施工,11月底前全部交付到群眾手中。
家家有房住,特困戶也有“暖心房”。社區建檔立卡戶留村共有97戶,占比率達21.46%。對于建檔立卡一般戶的搬遷安置,通過個人申請、集體評議、社區審定,可給予適當照顧。對于無力置換新房的特困戶,社區建設了4棟82平米米的兜底保障房,并按起居標準裝修,免費提供給其居住。
宿豫區仰化鎮澗河社區居民張小麗:補助好多,應該有十幾萬的吧。
實施“生態宜居”的同時,澗河社區也同步推進“產業振興”。目前,澗河社區創業園已入駐企業15家,可解決400人就業。在江蘇昕飛揚工藝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60多位社區居民正在忙碌,趕制國內外的收納品訂單,汪秀芳就是其中一位。
宿豫區仰化鎮澗河社區居民汪秀芳:正常的話能拿3000多塊錢一個月,加班還要多一點。(以前)在家里種地打點零工,那收入不穩定的。
江蘇昕飛揚董事長董文賽: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有專門的師傅,給我們新的員工做培訓。當然培訓期間,我們還是有給工資補貼的。
不僅如此,社區還通過發展淺水藕套養小龍蝦、蠶桑養殖及水果種植的“新三產”,培育壯大高效農業帶動群眾致富,目前已流轉土地4025畝,其中淺水藕套養小龍蝦3200畝,特色產業蠶桑600畝,計劃2021年實現全域土地流轉,引導小農戶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以集體領辦、大戶參與、小農戶自愿入股的方式,由合作社統一經營。其中,合作社利潤60%用于入股農戶分紅,20%用于合作社發展,20%用于村集體收入,實現村集體和農戶同時受益。
宿豫區仰化鎮澗河社區黨委書記孫永:我們社區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47.7萬元,今天通過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持續開展農村公共空間治理等,截止到目前,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150余萬元,預計年底可超260萬元。
總共: 1頁
作者:丁國燦 姜東汶 宿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