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去年底,宿遷市共有98.82萬老年人,占戶籍人口的16.68%。銀發浪潮來襲,養老難題如何破解?在原有敬老院養老的基礎上,宿遷市綜合運用“互聯網+”思維,線下服務、線上監管,打造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
秋日的午后,正是暖意融融的好時光。在宿豫區豫新街道九龍花園小區,兩名助老員正在給83歲的陳素英老人理發。由于子女工作忙,自己年齡較大行動不便,想理發的陳素英老人中午給12349打了個電話。
“這兩位都來給我剪頭,蠻高興的,飯也送來給我吃。”宿豫區豫新街道居民陳素英說道。
一個電話就有人上門,讓老人足不出戶享受養老服務。現在,服務已經延伸到助浴、理發、健康體檢等六個方面。
“兩個人一組到老人家,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要服務到2到3個小時。量血壓的、剪刀,反正需要的都備上。”宿豫區豫新街道助老員徐海艷說道。
通過智慧養老信息化管理平臺,開展老年人基本信息排查摸底工作,宿遷市把城鄉經濟困難的高齡、重病、失能、半失能、空巢(留守、獨居)、重點優撫對象、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老人納入網格化排查,建立困難和特殊老年人基本信息庫。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為這些老人提供幫助。
“這些都是都固定上門服務的老人,還有線上的服務,有老人外呼進來的,每個月(宿豫區)外呼進來的老人大概有需求的有400人左右。”安康通宿遷分公司客服主管黃茜茜說道。
此外,宿遷市還出臺《宿遷市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將養老服務人員培訓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三年培訓養老護理員5000名、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1000名,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護培訓員500名。
“老人能夠在家里就享受到我們提供的優質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通過服務老人精神面貌以及生活狀況,和生活質量都有明顯提升。”宿豫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潘曉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