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沭陽縣西南崗片區的耿圩鎮淮西村,一度因貧困而出名。近年來,當地通過多肉種植,走出了一條富民增收路。
一大早,耿圩鎮淮西村村民項小芳來到家門口的娟子多肉,幫忙打包發貨。
沭陽縣耿圩鎮淮西村村民項小芳:我在這里專門是打包的,一個月工資大概3000多塊錢。
之前,因為家里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自己身體又不好,項小芳一家被列入“十三五”扶貧開發低收入戶。為了幫助像項小芳這樣的困難家庭脫貧增收,2015年,通過招商引資,一家多肉企業落戶耿圩,淮西村瞄準時機,依托各方力量建起了占地500畝的多肉植物培植園,配齊基礎設施,很快就滿額入駐了35家種植戶。
沭陽縣耿圩鎮娟子多肉負責人秦義娟:我們通過淘寶,還有批發、直播,一天五六千塊錢。
現在,淮西村3500畝耕地,已有3320畝用于種植花木,2019年,通過電商帶動,多產業融合發展,淮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一萬元。去年,村里218戶、708名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全部脫貧。
沭陽縣耿圩鎮淮西村黨總支書記胡威:目前打造了四大板塊,我們的多肉電商中心、多肉培植園、還有我們的中閩田園花海,還有我們的蘇臺花卉四大板塊,帶動勞動力就業1000余人,月平均工資在3000到3500左右。我們預計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80余萬元。
不僅如此,為了讓村民生活條件和收入水平同步奔小康,去年,淮西村960套新農居也動工建設,如今,粉墻黛瓦、飛檐走角的新農房已經建成,預計今年年底可交付使用。
沭陽縣耿圩鎮淮西村村民陸宣兵:老百姓都巴不得一時搬進來,外面這環境非常好,里面干干凈凈的,住著也舒服。
以特色產業帶動、美麗鄉村為引領,淮西村也由昔日的窮山村變成了幸福地,并先后獲得中國“淘寶村”、江蘇省衛生村、宿遷市文明村等稱號。
沭陽縣耿圩鎮淮西村黨總支書記胡威:通過我們這幾年的發展,老百姓的收入增高了,老百姓的生活環境變美了,老百姓的幸福感更強了。
總共: 1頁
作者:吳兆剛 姜東汶 沭陽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