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洽十年,致敬客商。還有五天,今年的中國宿遷綠色產業洽談會將如期而至。
記者彭靜:“十年,對于一個人來說,可以是一場成長的怒放。十年,對于一個城市來說,足夠完成一次“質”的飛躍。今天,宿遷大地上的每寸土地,每位百姓,都在不經意間見證了這座城市十年的成長與蛻變。”
市民王志剛:“這些年我們宿遷長高了,也變美了,作為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人,我覺得非常驕傲和自豪。”
工人董璐:“原來這里都是小麥田,現在不一樣了,家里的企業多了,崗位選擇就多了,畢業后我就選擇回來,很幸福?!?/P>
村民茆忠余:“十年來我生活發生的最大變化,就是我搬進了新家,你看看我這家漂亮不漂亮?!?/P>
宿遷十年成績單
2011年以來,中心城區由XX平方公里達到XX平方公里
2011年以來,地區生產總值由1309億元達到3099.2億元
2011年以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2.76萬元達到6萬元
2011年一般預算收入首次突破100億,2019年達到212.6以元
記者彭靜:“初秋時節,駱馬湖畔風光旖旎。十年前,首屆中國宿遷經貿洽談會就在這里成功舉辦,此后每年這個招商盛會都會如期舉行,2017年“經洽”會改為“綠洽”會,一字之變,宿遷以“綠”為媒,廣邀天下客商的誠意躍然而生?!?/P>
2011年來,7426多名客商與嘉賓來到宿遷
2011年來,簽約項目516個
2011年來,計劃總投資超4400億元
2011年來,會期由1天到近30天
2011年來,活動由簡單的投資說明會到綠色產品大市集、全國客商“縣區行”、合作交流會,形式越來越豐富。
記者彭靜:“機械手臂忙碌,顯示燈光閃爍,這個充滿科技之“綠”的生產車間,就是位于蘇宿園區的長電科技,企業連續追加投資,如今以畝均投資強度1455萬元穩居蘇北第一,與10年前的麥田相比,今天的宿遷大地,一個個項目正以乘風破浪之勢,厚植城市強勁“內核”?!?/P>
宿遷市商務局局長朱長途說:“綠洽會是我市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經貿盛會。九年來,全市綠洽會簽約項目516個,協議投資超4400億元,涌現出一批優秀企業,全面展現了宿遷的時代更迭、經濟嬗變和發展成就。”
2011年來,
綠洽會項目單體最小投資由不足億元 最大20億元共5個,
到今天單體5億元項目占比67% 最大超100億元共4個;
2011年來,
綠洽會項目由工業、三產服務業、軟件與服務外包,
更加聚焦千百億級產業,紡織服裝、機電裝備、綠色家居、食品飲料、新材料,產業集聚效應越發明顯。
記者彭靜:“十年的變化,遠不止于此,我手里拿的厚厚的一沓是早些年企業辦理所需要的材料,如今在宿遷,新辦企業行政審批事項只需3份材料,一個工作日即可辦結,讓因綠結緣宿遷的企業,一路“綠色護航”,愛企護企“全程在線”?!?/P>
宿遷市審批制度改革處處長倪飛鳴說:“我們圍繞綠洽會的項目落地,第一項就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簡政放權,我們把跟企業直接相關的118項市級審批權限全部省級以上經開區,基本上實現了園區事園區辦。第二,我們進一步深化信用承諾加融推辦理機制,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讓企業盡量少跑腿,第三就是我們推進綜合窗口和一件事窗口建設,讓企業,辦事不求人,創業受尊重?!?/P>
工業企業審批管理事項中
1000多事項線上辦理
時間節約30%
紙質材料減少50%
平均1件事項材料減少3份
企業取得不動產權證后10個工作日內可實現開工
工業項目從簽約到進場施工最快4個月完成
記者彭靜:“數字是抽象的,宿遷以“綠”為媒而發生的蛻變卻是具體的。綠洽十年,致敬客商,綠洽十年,我們重新出發。今天的宿遷,天正藍,水也碧,“江蘇生態大公園”的綠色夢想,因致敬、創新、超越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