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那年,他從一個熱愛家鄉的學子,成了一名扎根基層的教師。執教二十多年,他的工作熱情和對學生的關愛,連癌細胞都難以阻擋,而他也立志為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他就是宿遷市泗洪縣四河實驗學校教師侯磊。
隨著新學期的到來,今年已經是侯磊站在講臺上的第20個年頭了。2000年6月,抱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家鄉的深厚感情,侯磊師范畢業后回到了家鄉四河,義無返顧地扎根在了當時泗洪縣最貧窮的西南崗土地上。
“我深刻感受到鄉鎮教育與大城市的區別。對我來說,陪伴著孩子們成長,是我的初心,也是我作為一名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便艉榭h四河實驗學校教師侯磊說道。
由于鄉鎮學生的父母大多都在外務工,侯磊不僅要在教學方面給予他們支持,還要在生活上幫助他們,成為他們的朋友,讓學生們在愉悅的氛圍中,更加專注地投入到日常學習中。
“課上是師生,課后是朋友。大家都聽說過侯老師帶病堅持上課的故事,能遇到這么有責任感的老師,能成為他的學生,我們覺得很幸福?!睂W生宋雅慧說道。
學生所說的帶病上課,在校內并不是什么秘密。2017年底,侯磊感覺身體乏力,經醫院確診為甲狀腺癌。身體上的病痛并沒有消磨掉他堅持教學的決心,為了不耽誤教學進度,他強忍著身體的不適,一直到學期末才去醫院做手術。
“我曽經問他,你能不能停下來休息,他非常簡單地講了一句,這屆學生到初三了,我放不下(孩子們),我給他們送到頭吧,非常令我感動?!蓖峦跻藙傉f道。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二十年的教學生涯里,侯磊先后獲得全國模范教師、宿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
“今后,我將會繼續堅守在基層,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把自己對家鄉的熱愛,對教學的熱情和對孩子們的關愛關心,全都放在這三尺講臺上。”泗洪縣四河實驗學校教師侯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