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泗陽縣供電公司職工王軍是一名退伍軍人,從部隊退役后,憑著吃苦耐勞、敢于沖鋒的精神,成為一名電力“尖兵”,這一干就是30多年,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著許多不平凡的業績。
下午兩點多,是一天中最為炎熱的時間。王軍和變電修試班的幾名成員來到正在建設中的城廂變電所,對設備安裝情況進行一次檢查。今年56歲的王軍,1985年從部隊退役后,就進入國網泗陽縣供電公司。
“在部隊養成的習慣就是面臨搶修任務要親臨現場,第一個到現場,只有到現場才能學到技術,現在到地方,因為我們干的是修試工作,在一線遇到設備搶修,24小時待命。”國網泗陽縣供電公司職工王軍說道。
與電相關的工作,危險也時刻存在。也因此,工作之前每個環節王軍都會細致地把關,很多設備使用前,他都要親自做一下耐壓試驗才安心、放心。
三十多年如一日,憑著強烈的責任心和過硬的技術水平,王軍對設備了如指掌,在遇到各種突發情況時也能迅速反應。2014年9月14日,在對110kV王集變1#主變交接試驗過程中,他發現調壓裝置內部接線嚴重錯誤,如果投入運行將給設備和電網構成安全隱患。
“發現問題之后,我們立即是組織了攻關小組,對故障進行了分析,經過兩天日夜奮戰,為供電公司避免了兩百多萬的損失。”國網泗陽縣供電公司職工王軍說道。
像這樣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自2008年以來,王軍個人發現并處理的設備重大缺陷28起,參與消除的設備缺陷420余起,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約700余萬元。汗水見證了王軍的敬業,榮譽見證了他的專業,雖然時間也斑白了他的發角,但是堅守在電力一線的初心永不改變。
“我還要一往無前地,像當兵一樣,永不褪色。”國網泗陽縣供電公司職工王軍說道。
總共: 1頁
作者:泗陽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