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的城市面貌是宿遷對外展示的亮麗名片。今年以來,宿豫區從城市管理的“小細節”入手,積極開展四項專項整治行動,人居環境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
夏季是蚊蠅繁殖的高峰期。記者在豫新街道錦華社區錦華名園小區看到,每隔一段距離,主干道上的綠化樹下就有一個“綠燈籠”迎風搖擺。這些懸掛的“綠燈籠”是社區特意投放的捕蠅籠。
“今年我感覺有這個滅蠅的和老鼠站,我感覺比以前強多,這環境也好多了。”小區業主王先生說道。
這些“綠燈籠”擺放的非常講究。它們距離地面1.5至2米,兩兩間隔30米。懸掛點也是經過精心選擇的,通常設在垃圾箱、綠化帶及人員流動較多的廣場等蒼蠅孳生地。目前,轄區內的錦華名園、錦華御園、星河綠洲、眾大上海城等4個小區均進行了投放。
“滅蠅籠安裝了九百三十余塊,毒餌站有三百二十余塊,還對主干道上面的雨水壁下面的防塵網進行了安裝。針對這次改造,給小區的居民一個生活質量得到一個保障。”宿豫區錦華社區黨支部書記趙剛說道。
為改善環境衛生,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今年以來,宿豫區積極開展農貿市場環境、物業小區環境衛生、“五小”行業、除“四害”四項專項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已清運垃圾178噸,清掃路面78000平方米;累計消殺面積達2200萬平方米,新投放捕蠅籠2000余套,城區所有公共場所科學病媒生物防制實現了全覆蓋。
總共: 1頁
作者:張媛 ,朱珠 薛丹妮 實習 李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