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宿遷市宿城區破除按年齡、唯資歷選干部等條框,出臺年輕干部“3211”培養計劃,在“一線戰場”培養選拔年輕干部。
在宿遷市宿城區河濱街道石簍社區,青年干部許廣元正挨家挨戶告知選房事宜。從區政府辦文秘崗位到棚改和農房改善一線“墩苗”,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許廣元在組織部門選配“導師”的帶領和指導下,他已經跑遍了社區的每家每戶。
宿遷市宿城區河濱街道石簍社區居民王萬余說:“剛才那個小伙經常過來,給我們講這個情況,以后這個選房地點,兩個地點,我們大家很滿意,以后有什么事,我們還可以找他。”
針對推動經濟發展需要和年輕干部實戰經驗不足現狀,今年,宿城區出臺《關于推動年輕干部到四重一線墩苗和掛職的實施方案》,把年輕干部推到一線“補課”,爭當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為了讓“好苗子”結出“好果子”,宿城區還探索建立了組織部門、用人單位、派出單位“三方聯動”培養機制,讓年輕干部在“墩苗”中成為“壯苗”。
一線墩苗年輕干部許廣元說:“這種點對點、手把手的幫帶方式,給了我很大幫助。我對如何做好基層工作理解是要‘懂大局、熟業務、知進退’,和群眾相處要做到‘知心、耐心、用心’。”
宿遷市宿城區住建局黨委委員、區特色街區辦主任黃建軍說:“‘墩苗’行動開展以來,我們這個單位專門制定了一個培養計劃,許廣元同志迅速地進入了角色,發揮了年輕干部能吃苦能戰斗的作用,推動我們一線棚改工作更好更快地發展。”
走出去、沉下去、融進去,自今年4月底,宿城區啟動首批年輕干部到“四重一線”墩苗鍛煉以來,已選派34名學歷高、專業精“熱血尖兵”到招商引資、棚改和農房改善、國企經營管理、信訪穩定“四重一線”磨礪,讓年輕干部成長為有深度的行家里手。
江蘇潤民水務副總經理(掛職)曹瑞說:“我本人之前主要從事文字工作,缺乏基層實踐的歷練。在(墩苗)這個過程中,一直加大與屬地的聯絡,積極地協調相關問題的解決,本人的工作經驗得到了相應的拓展。”
今年以來,宿城區共提拔35歲及以下年輕干部27名,占全區干部提拔總數50%以上。
宿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譚永恒說:“探索了一條年輕干部“到一線墩苗、在一線鍛煉、從一線提拔”遞進式培養路徑,構建起年輕干部全周期成長體系,為宿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儲備了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