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進行了通報,宿遷市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綜合評價考核位居全省第二、蘇北第一。
位于宿遷高新區的逸達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納米材料研發、聚酯切片、滌綸短纖、滌綸絲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企業,公司在兩年前落戶宿遷以后,成功盤活原翔盛高新材料位于宿遷高新區的全部資產,從項目進場到正式投產,僅用了46天的時間。在此基礎上,公司今年6月進一步加大投資、擴大產能,二期項目順利開工,提升廠區土地利用率,采用世界先進的高端、智能和數字化工藝及設備,規劃建設新型環保差別化纖維項目。
宿遷逸達新材料辦公室石磊說:“快速盤活土地,有利于我們快速的實現生產線復產,搶占北方市場,集約利用土地個,達到這個企業和政府的雙贏這樣一個效果。”
逸達新材料能夠順利落戶,得益于我市高質高效推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2019年,宿遷市國土資源利用水平和產出效益進一步提升,全年盤活利用低效產業用地8270畝、完成率達147%。
宿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 張宜球:圍繞提高自然利用效率,重點在優供和減量上下功夫,對于新增加的工業用地,制定了最低的開發強度門檻,每畝不低于280萬元,并積極開展低效用地盤活,消化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
2019年,宿遷市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六增六強”核心目標,持續落實重保優供,增強資源利用效率,出臺《宿遷市工業項目投資強度準入辦法》,確保新引進工業項目畝均投資強度不低于280萬元,年內掛牌成交工業用地111宗4312畝,合同約定平均投資強度達316萬元/畝,資源利用水平和產出效益進一步提升。
在耕地保護方面,宿遷市積極爭取省級增減掛鉤專項補助資金8678萬元,全省排名第三。驗收占補平衡、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項目1538個,確認新增耕地6.87萬畝、同比增長24%。在重大項目用地應保盡保的情況下,全市耕地面積與“十三五”初相比凈增3.27萬畝,土地開發強度穩居全省最低水平。
此外,宿遷市還大力推進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省域轉讓使用試點,試點獲批實施以來,全市已累計轉讓節余指標和規劃空間2.66萬畝,進一步提高了資源利用管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