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降雨,不少鄉鎮也出現積水成澇、農作物被淹的情況,各地積極組織排澇,把群眾的損失降到最低。
6月17號晚7點多,降雨還在持續。位于宿豫區侍嶺鎮的村民龐兆明滿臉憂慮,自家20畝水稻田已經被淹到看不到秧苗頭。如果秧苗再在水中悶多一天,今年的水稻就要絕收了。
“正常每畝地能劃到一千六百多斤一畝,按照今年的價錢一畝地能賣到兩千二三一畝,(如果絕收損失)也就在五萬塊錢左右。”宿豫區侍嶺鎮居民龐兆明說道。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截止今天早晨8點,宿豫區降雨量達150毫米,加之侍嶺鎮特殊地形,出現澇情區域以稻蝦養殖為主,涉及面積300多畝。從昨天早晨開始,侍嶺鎮陸續開啟了5個強排站,連夜作業持續強排。
“下午的時候,然后(挖掘機挖)出了一個排澇溝,把水往下游排放了,預計雨停之后的三到四個小時,可以看到明顯的水位下降。”宿豫區侍嶺鎮水利站站長王雷說道。
在沭陽縣扎下、顏集等地,部分低洼區域積水也已經超過50公分,導致村莊內溝渠流通不暢,道路現積水嚴重,影響了農戶的出行和生產。
記者在扎下鎮沈魏村的災情現場看到,南北朝向的道路,已經被淹沒,最深水位已經淹沒過膝蓋,周邊種植的花苗已經被水浸泡了。
針對積水嚴重的情況,村里也迅速組織人員、機械挖溝、排澇,并對易積水點進行排查,消除暴雨帶來的安全隱患。
“昨天就組織村組干部一起來看看這個水情,現在根據這個情況,我們村里組織機械、人員來疏通南北渠,就是整個在暢通的時候,再有兩天的時間這個水就應該能下去了。”沭陽縣扎下鎮沈魏村村支部書記金生說道。
為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全市各地相關部門立即查核災情,組織力量緊急排水,并迅速組織農技專家下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生產自救。目前,各項救災工作正有序展開,也提醒農民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天氣變化,認真做好防范管理,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