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結婚彩禮過高,人情禮金繁多,成為沉重的人情負擔。如何讓人情交往繼續“有味道”,又把“人情”負擔減下來?泗洪縣結合縣情實際,不斷探索,總結出了一套方法。
在重崗街道江蘇春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益銘正在和客戶對接農產品訂單。而這家公司就是劉益銘用原打算辦婚禮的錢投資的。今年3月,公司剛起步運營,急需資金。劉益銘原本打算4月底結婚。在人情減負新風的號召下,小兩口一合計,不單獨舉辦婚禮了,參加集體婚禮,將省下的11萬多投入公司。
重崗街道也錦上添花,為他們申請了8.6萬省精準扶貧資金。現如今,劉益銘的公司已經進入正軌,還帶動了近50戶農戶通過企業轉銷農產品,人均年收入增收8000元。
狠剎人情風,是群眾內心期盼。今年年初,宿遷市出臺人情新風“宿9條”。泗洪縣通過建立婚喪嫁娶服務機制、紅白市場監管機制、“人情減負”勸導機制,讓人情負擔真正減下來。與此同時,泗洪還出臺創業激勵機制,變“減”為“長”。
“對積極響應人情減負舉措的個人,在創業中給予政策傾斜,把創業項目建設變成人情減負的后道工序,讓群眾少了人情債,多了新收入,讓節約下來的資金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發揮作用。”泗洪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厲麗說道。
據統計,今年以來,泗洪縣婚事新辦、喪事簡辦4000余起。居民手里有了余錢,紛紛加大投入發展增收項目,心無旁騖奔小康。一季度,全縣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群體中新增增收項目2100余個。
總共: 1頁
作者:泗洪臺 ,趙健鈞 ,張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