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乃川:爭分奪秒抓進度,比學趕超促發展。觀摩中我們看到,我市各地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做優做強特色富民產業,做精做細生態宜居文章,為加快實現全面鄉村振興夯實了根基。
記者張乃川:白墻黛瓦,小橋人家。跟隨著觀摩隊伍,我們來到了泗陽縣愛園鎮松張口新型農村社區,在這里,寬敞明亮的新房不僅成了百姓宜居的新家園,近在咫尺的廠房更是穩穩地托起了老百姓的安居夢。
“水清圩美”的耿車鎮劉圩水美鄉村、紅色歷史悠久的泗洪縣朱湖鎮新行圩新型農村社區、紅旅完美融合的宿豫區來龍鎮白鹿湖新型農村社區……一個個質態優、產業配套齊全、特色鮮明的農房改善項目成了本次觀摩中的一大亮點。
市委副秘書長市農房辦主任張保平:今年我們計劃再啟動62個項目,再搬遷5.1萬農戶,到今年年底我們要竣工交付住房3萬套以上。總之我們想通過這項工作,要讓我們的農房改善,在整個鄉村振興里面發揮好龍頭引領作用,更好地帶動我們鄉村振興整體面貌這樣一個改善和提升。
記者張乃川:鄉村振興,產業先行。這里是繽紛泗洪小龍蝦加工項目現場,也是江蘇省最大的小龍蝦加工基地,該項目長期用工100人以上,人均年增收3萬元以上。產業興旺不僅激發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更為富民增收提供了堅強保障!
觀摩中,像繽紛泗洪小龍蝦這樣產業發展融合高、強村富民效果好的產業扶貧、產業富民項目比比皆是。可為周邊農戶提供1000余個就業崗位的耿車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畝均收入超萬元的宿豫區曹集鄉的金銀花三產融合項目、年可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85.7萬元的沭陽縣隴集鎮呈祥園藝花木基地項目,成了鄉村振興最有力的支撐。
泗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朝霞:在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上面,我縣將主要圍繞“124”、“319”工程來抓好落實。在產業富民方面,我們通過農業重大項目的培植來發揮產業富民的帶動效益,圍繞特色農業招商,來做大做強富民產。圍繞我們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的打造,來加大產業富民的帶動效益,這里面主要是圍繞我們食用菌全產業鏈的打造和桃果產業全產業鏈的打造,這樣通過兩大產業全產業鏈的打造,來提升我們產出的效益,產品的附加值。
從農房改善、產業扶貧,再到空間治理、人居環境改善,在這場鄉村振興的“大考”中,大家既比出了差距壓力,也得到了經驗啟迪。
宿城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區政府扶貧辦主任張允達:感受到了鄉村振興取得的變化和帶來的效果,深受啟發,又感受到壓力和責任重大。下一步,我們將始終堅持以鄉村振興工作為統領,持續推進農業重大項目建設、農房改善等工作,以項目為抓手,壓實責任,細化措施,不斷的提升農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泗洪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楊召德:我們切實感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巨大變化,對標先進,查找不足,下一步我們農業農村部門我們將進步拓寬視野,轉變思維,立足大農業招引,突出大平臺打造,強化大項目建設,補齊產業鏈短板,加快富民步伐,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