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種在即,宿遷市各地依靠科技手段,通過機械化作業、輪作休耕等方式來提高農作物產量,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眼下正是機插育秧時節。在宿豫區丁嘴鎮一處秧田,一臺自走式秧盤育秧播種機在田間來回作業,10名工人分工協作,不時地往機器里遞營養土、空秧盤和稻種。隨著機械前行,后面留下了一條筆直的成品秧盤。
種糧大戶莫安寧:我這個育秧機器是6800塊錢,補貼2000塊錢,一天可以播種7500盤,四五天就能播種完了,省工省時省力,效果還是不錯的。
機插育秧效率快,技術保障是關鍵。在現場,宿豫區農機技術志愿服務小分隊人員正在指導種糧大戶育秧技術、注意事項和管理要點,助力機械化作業。去年,宿豫區成功創成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通過宣傳引導、技術指導,力爭年底機插秧率超過75%以上。
宿豫區農機推廣站站長劉軍:針對我區機插秧大面積育秧的情形,從5月份,我們就開始組織技術人員深入農業生產一線,對水稻機插秧一些關鍵技術進行指導,對于一些先進機具宣傳推廣,從而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我區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
政府一方面忙著推進機械化作業,另一方面通過輪作休耕來提高產量。在泗洪縣石集鄉慧心雨桐家庭農場,農機手駕駛大型旋耕機正在田間耕埋紫云英和油菜。目前,農場采用稻綠輪作、深耕曬垡的方式,通過作物間的輪作換茬和季節性休耕,有效緩解耕地的長期高負荷運轉,土壤得到了休養生息。
泗洪縣石集鄉慧心雨桐家庭農場負責人許芳:目前正在深翻,深翻后作為天然有機肥,能夠提高土壤的肥力,可以提前栽插水稻,提升水稻品質,賣出更好的價錢。下季種植水稻,基肥我們要少施20到30元每畝。
目前,我市共有各類農業機械115萬余臺套,總動力625萬千瓦,預計參加今年春耕備種拖拉機、植保機等農業機械近4萬多臺套,參加收割(含跨區)作業機械4千多臺。當前正值春耕備種關鍵時期,連日來,為確保春耕生產安全順利進行,我市及時印發《2020年宿遷市農機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方案》,積極開展疫情期間春耕農機安全操作大檢查,做好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工作。
總共: 1頁
作者:丁國燦 姜東汶 泗洪臺 宿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