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支撐至關重要。近年來,宿遷市始終堅持富民導向,因地制宜培育發展一批特色產業,讓土地效益最大化,帶動了百姓實現多渠道增收致富。
5月10號上午,在泗陽縣裴圩鎮營頂村的一處果蔬大棚內,村民劉秀萍正在忙著,如今通過土地的流轉和在蔬菜基地上班,為她增加了不少收入。
讓劉秀萍實現增收的正是裴圩鎮建設的陳集果蔬基地項目,該項目建設在省定經濟薄弱村陳集、大眾、營頂境內,占地面積1200多畝,總投資1300萬元。基地的農產品常年銷售到上海、淮安等地,年均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實現利潤400萬元以上。該項目還聯合土地流轉的村民,成立專業合作社,以基地教學的方式,帶動周邊80多戶社員發展紅椒、西瓜等設施蔬果生產。
“用土地來入股的,租金拿少,剩下的以入股的方式投進去的。每戶人家根據地畝不同,一般多的可以達到5000塊錢(分紅),少的在2000來塊錢左右。他們又到基地上勞工又增加了一部分收入。”泗陽縣裴圩鎮農服中心副主任周成剛說道。
如今在宿遷市,像裴圩鎮這樣結合自身資源特色,借力開展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發展農業項目的還有很多,截止到去年底,宿遷市生態高效農業面積已達26.34萬畝。
在泗洪縣曹廟鄉的一處蓮藕深加工基地里,幾十名工人正手持削皮刀快速給“美人紅”蓮藕削皮,在測量切片之后再將白嫩的藕片扔進一個桶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腌制保鮮,這些加工后的400噸小藕片將根據訂單做成各類休閑食品。這兩年,當地就充分利用豐富的蓮藕資源,發展全產業鏈,目前已經形成了紅藕分揀包裝、荷葉茶和藕粉產供銷一體化的蓮藕深加工體系,讓當地產的一節節蓮藕成為了市場上的香餑餑。
“一般的用途很多一般就是火鍋店、韓國料理、日本料理都需要這樣的產品,特別是我們東北、西北蔬菜比較缺乏的地方要的比較多。內銷的比較大占到70%,今年的年產大概在800多噸。”江蘇荷之韻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守兵說道。
今年,宿遷市將加快推進現代農業轉型提質發展,大力實施主導產業上規模、優質產品創品牌、新型主體促提升行動,啟動首批8個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把設施蔬果、精品漁業、品牌稻米、特色種源作為農業主導產業,全面實施“農業+”行動,推動休閑農業、會展農業、農村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把農業打造成為三產融合型優質產業,不斷優化農業產業布局,探索符合鄉鎮發展實際的特色農業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