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在科研路上筑夢前行的人,他研發的高性能聚酯材料打破多項國外技術壟斷,為宿遷新材料產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智慧。他就是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江蘇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員吳迪。
上午,在江蘇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研發員吳迪正忙著做全生物降解聚酯項目測試。項目成功后,將應用于一次性薄膜包裝,取代不可降解材料,解決白色污染問題。自打2014年研究生畢業進入公司后,吳迪就一直在埋頭搞研發。
2016年,他開始著手研發環保鈦系催化劑。由于當時這種技術僅掌握在少數國外公司手中,國內并沒有相關技術。他只能從頭開始,帶領團隊通過一次次的試驗,來篩選合適的材料。
“鈦酸脂催化劑本身是不耐水解的,前前后后也做了一百多批實驗,終于我們找到了兩種配體,可以提高鈦原子的耐水解性,使它有較高的催化活性。”江蘇景宏新材料研發員吳迪說道。
在研發過程中,很多時候使用的都是化工原料,具備有害性。同時物質反應時的溫度高達270多度,一旦操作不慎,很容易被燙傷。通過一年半的艱辛探索,吳迪帶領他的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了環保鈦系催化劑,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這項技術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國際PCT專利1項。
“我覺得做研發首先就是要有不能被困難打倒、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其次就是要有精益求精、嚴謹的態度,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創新性的思想,實現技術的自主性,讓我們研發人為高質量發展做出一份貢獻吧。”江蘇景宏新材料研發員吳迪說道。
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五年來,吳迪從一名普通的研發員變成了研發團隊的負責人,他研發的產品獲得5項專利授權,他也先后獲得宿遷市五一勞動獎章、宿遷市職工十大科技創新成果獎。今年榮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
“特別是他研發出的柔性熱收縮膜為公司帶來了2600萬元的銷售收入,上繳稅收220萬元,為公司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江蘇景宏新材料研發部經理陸銀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