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小麥抽穗揚花期,也是防治小麥赤霉病關鍵時期。連日來,宿遷市各地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運用高效能植保機械進行統防統治,力奪夏糧豐收。
4月25日,在宿遷市宿豫區順河街道的一處麥田,八臺新型無人植保機、六臺乘坐式植保機齊上陣,對在田小麥進行噴灑農藥作業演示。僅僅用了三五分鐘,百畝麥田赤霉病防治任務就完成了。
種糧大戶施伯平說:“看了以后,我感覺對于我們種地大戶來說確實起到很大作用,我想再買一到兩臺留自己備用。”
農機廠家技術員李庚說:“第一它的效率很高,第二它的防效會更好,第三個它在作業過程,我們可以做到人藥分離。”
此次宿豫區舉辦的高效能植保機械推廣現場會,有近百名種糧大戶、農機合作社社長、農機站工作人員參加。共展示了新型無人植保機、高地隙植保機等10多個機型,都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并錄入政府購機補貼目錄。目前,全區已有高效植保機具328臺套,高效植保機械化水平達76.2%,通過展示推廣,計劃年底達82%以上。
宿遷市宿豫區農機推廣站副站長汪為琴說:“就是為了鞏固提升我區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創建成果,繼續提高我區高效植保這一環節機械化水平,從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效果。”
當前,沭陽縣145.5萬畝小麥也由南向北陸續進入抽穗揚花期。縣農業部門將赤霉病防治現場會開到了各鄉鎮,現場演示新型植保無人機和防控機械噴灑農藥作業情況,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并指導農戶科學用藥,提高防控效果。
宿遷市沭陽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王飛兵說:“適期用藥是保證防治效果的關鍵措施。首次用藥時間必須掌握在小麥揚花初期(揚花5—10%),做到“揚花一塊、防治一塊”,隔5—7天再全面用好第二次藥。”
總共: 1頁
作者:張媛 ,沭陽臺 仲利 張巖 宿豫臺 李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