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黃河在宿遷市防洪排澇中至關重要,馬上就要汛期了,連日來,在古黃河各施工段都是大干快上的場景。
記者彭靜說:“我現在是在朱海修復工程的現場,以前這里是一個個魚塘,由于投喂飼料造成水體污染。那現在呢,我們看到幾十臺大型機械設備,正在進行緊張地作業,開發土方,爭取在汛期來臨之前提高這里的防洪排澇能力。”
朱海水庫修復工程現場施工負責人朱志勇說:“我們通過增加機械設備,包括運土車輛,包括人員這一塊,延遲他的工作時間,來保證我們這個工期到五月底,把這個4000畝的這個水面,把它打通。”
機械由原來10臺左右,增加到40多臺
1天5000方土方調運量,提高到3萬方
工作時間由10個小時,延長到16個小時
工程得以快速推進,后方支持功不可沒。朱海水庫原是黃河故道的分洪區之一,占地5150畝,其中水域面積3600畝。此前被分割成多個魚塘,造成水體污染,淤泥阻塞。加快推進修復工程,魚塘回收及土地清障是重點,也是難點。
宿城區王官集鎮副鎮長李曉聰說:“我們成立了朱海水庫魚塘回收的指揮部,并成立了8個專門的工作小組。對涉及到的朱海、萬林、尹黃3個村居,103戶、117個魚塘進行了回收,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清障工作。”
8個專門工作小組,共60人
2個月內清理103戶、117個魚塘,完成清障工作的95%
去年12月,宿遷市啟動朱海·牛角淹生態旅游及水環境修復工程,并納入全市2020年中心城市建設重點工程強勢推進,統籌實施朱海水庫生態修復及生態旅游工程、牛角淹生態旅游工程等,在提升環境質量的同時,打造連片水利旅游休閑區。
朱海水庫修復工程現場施工負責人朱志勇說:“首先一個就是我們先把這個水面打通,打通過以后就是對這個堤防進行加固,還有周邊的綠化、景觀進行一個設計,水系溝通這一塊進行一個完善,預計在2023年年底能夠完工。”
宿城區王官集鎮朱海村支部書記朱端和說:“征用這800多畝流轉給(工程)了,每一年增加集體收入在21.5萬。我們村支黨委也研究,下一步拿出方案,怎么樣來增加群眾收入,發展旅游業,發展高科技農業。”
今年,宿遷市還將重點推進淮河流域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南水北調宿遷市尾水導流工程、黃墩湖滯洪區調整與建設工程等重點水利工程。突出工程補短板、行業強監管、治水提質效“三大方向”,著力抓好防災抗災、基礎設施、河湖保護、行業監管、改革創新等“五項重點”,實施18項(類)重點水利工程,力爭完成項目投資23.3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