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小微企業來說,資金無疑是躍檻登梯最大的“攔路虎”。如何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給企業發展添一把火。近日,宿遷市財政局出臺《宿遷市財政局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落細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拼速度,搶時間,是現階段企業最佳打開方式,走進位于宿城經濟開發區的江蘇萬路達無紡布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批批產品正在走下生產線,目前企業訂單總量達500噸。與此相距不到50米的新生產線正在安裝中,預計投產后,產能將提高3倍,然而,就在不久前,新生產線差點被叫停。
江蘇萬路達無紡布新材料行政經理袁野說:“我們當時受疫情的影響,原材料上漲,受到現金流的沖壓比較大。當時,我們又增加了兩條生產線,生產這塊沒有及時的投入,資金鏈缺口比較大。”
正在企業一籌莫展時,市財政局攜手民豐銀行第一時間對接,為企業送來300萬元“救急”貸款。
江蘇萬路達無紡布新材料行政經理袁野說:“手續很簡單,沒有任何抵押,只要提供簡單的公司章程,三天就把所有的東西都給搞定了,一天開戶放款。”
民豐銀行西郊支行行長陳斌說:“我們推出了“企信貸”,在市財政資金池里面我們計劃投放10個億資金,如果出現風險的情況下,政府的資金池會給我們一定的補償,在我們放款的時候,我們也放心也更有底氣。”
如今企業像被按下了快進鍵,馬不停蹄,信心滿滿。而這正是得益于《宿遷市財政局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的及時出臺。方案提出,要聚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推進財政風險補償資金池提質增效。
風險補償資金池就是由政府出資設立風險補償擔保基金,通過“政府增信+銀行授信+企業貸款+風險分擔”的模式,今年規模將達到30億元,來引導合作金融機構按照擔保基金5到20倍放大,為中小微企業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僅今年1到2月,通過財政資金池已發放貸款達到9.5億元,惠及企業685家。
市財政局金融處處長黃海波說:“企業遇到問題沒法還貸款了,對銀行來講它會產生壞賬。我們財政就會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承擔。強化與銀行合作,提高資金池運作效率,對目前運行效果不明顯的金融資金池產品予以調整。”
自疫情發生以來,市財政局與市人社局、市稅務局等多個部門聯合發布了多項惠企減免政策,為了讓這些減稅降費政策全部落實到位,讓企業頂格享受。
《方案》提出,要聚力落細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從“521”工程、高新技術企業等領域,隨機選擇了20家規上企業,同時還選擇了5家小規模企業,對其能不能頂格享受稅費政策進行監測評估。這25家監測評估對象覆蓋制造業、建筑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現代服務業等行業。
江蘇阿爾法藥業財務總監史海梅說:“我們企業符合享受的基本上都享受到了。這個社保方面,我們可以享受這個減免社保費用大概九十萬元左右。還有,我們可以申請了一些這個延期繳納社保,就這樣我們現金可以減輕壓力三四百萬元。”
市財政局四級調研員稅政處處長張邦群說:“通過企業報送的減稅降費情況,再結合他們的銷售情況來進行監測。監測后,如果企業沒有全額享受的話,我們會通知企業,去找稅務局,人社局以及企業相應所在的財政局進行溝通,把這個政策享受到位。”
當前,既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更要把已經失去的生產時間搶回來。此次市財政局出臺的《方案》從聚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聚力落細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聚力提升企業幫辦服務效能、聚力財政法治示范機關創建、聚力鍛造過硬機關工作作風等5類11項舉措上發力,來破解企業堵點、痛點、難點,真正給企業卸下顧慮,助力實體經濟發展高質量,實現營商環境大提升。
市財政局副局長王冬梅說:“今年更是早謀劃、早動手各項營商建設工作。一是高起點謀劃,我們把營商環境建設放在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中來謀劃來抓。二是強化組織領導,重點來推動12項營商環境活動。三是精準聚焦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