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支撐至關重要。宿遷市始終堅持富民導向,因地制宜培植一批特色產業,讓土地效益最大化,也讓百姓實現多渠道增收致富。
22日上午,在泗陽縣張家圩鎮小史集社區的菊花培育基地,張桂榮和村民們正在除草、打花頭。以前忙著自家一畝三分地的她們,土地全部流轉。他們也全部轉行成為了新型農民。
泗陽縣張家圩鎮小史集社區居民張桂榮:一年四季都有活干的,我們一天60塊錢,一年一萬多塊錢。
強產業,才能提升發展力。通過與傳統經濟作物的輪作,菊花基地每畝地的年綜合收益超過5000元。目前,張家圩鎮的菊花種植面積已經超過5000畝,形成了集栽植、加工、銷售、旅游為一體的休閑觀光示范基地。
泗陽縣張家圩鎮小史集社區黨委書記史以亮:食用菊、藥用菊、觀賞菊和鮮切菊產業鏈全覆蓋。我們目前小史集的菊花,畝均產值在3500元到7000元不等。
泗陽縣張家圩鎮黨委書記張振華:高度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運用系統化思維決勝全面小康,進行前瞻性思考謀劃鄉村振興,做到目標體系‘系統化’、目標落實‘高質量’、目標保障‘硬作風’。
氣溫回升,正是春耕的好時間,各地也搶抓農時、瞄準適合當地的特色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這不,在泗洪縣曹廟鄉尤崗村,村民們正在栽植梨樹,自今年起,當地變一稻一麥種植為梨樹+低矮農作物輪種生產模式,預計4年內進入高產期。而圍繞“擴面、提質、增效”的農業調整方向,曹廟鄉已確立了梨樹、蠶桑、稻蝦養殖等主導產業。
泗洪縣曹廟鄉副鄉長謝波:目前蠶桑已經達到3500畝的種植面積,軟籽石榴也3000畝左右,稻蝦10000畝左右,高效農業占比這兩年之內能夠達到50%以上。
今年,我市將加快推進現代農業轉型提質發展,大力實施主導產業上規模、優質產品創品牌、新型主體促提升行動,啟動首批8個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全面實施“農業+”行動,推動休閑農業、會展農業、農村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把農業打造成為三產融合型優質產業。
總共: 1頁
作者:丁國燦 薛瑾 泗陽記者站 陳奕彤 姜東汶 泗洪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