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擺亂放、占道經營、違規停車,這些城市管理的處罰都靠現場取證。今年,宿遷市整合共享資源,將治安監控納入城市管理系統,這讓城市違章行為再也逃不過“雪亮”的“法眼”。
3月20日上午,在市區富康路一電動車店鋪前,雖然沒有占道經營的情況,但店主依然收到了宿城區城管執法人員開出的罰單。
“對處罰有什么異議”
“這個一定要支持”
“我也認識到錯誤了”
“外面油漬怎么處理”
“清理,打掃一個地方出來以后就在那里修,不在外修了”
沒有違法現場,同樣可以執法成功。這樣的執法得益于2019年市數字化城管共享了市政法委牽頭、市公安局主辦的“雪亮工程”視頻資源,市區的海量視頻攝像頭都可以被數字化城管調用共享。市數字化城管也組建視頻監控組,通過對視頻數據的分析、研判,采集的視頻資料直接成為執法證據,并通過系統派遣至執法部門。截至目前,市區開出了10余張這樣“有圖有真相”的罰單。
隨著“智能宿遷”“智慧宿遷”的大步前進,市數字化城管還將繼續在各個重要節點設置攝像頭,逐步實現監控全覆蓋,并且與區公安分局聯網聯動,著力解決城市管理工作中發現問題不及時、解決問題不迅速、日常管理不高效等難題。
市數字化城管監督管理處負責人 魯軍 說:“自動識別,自動抓拍,這樣就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同時形成海量的城市管理的數據。數字城管就可以利用這些海量的數據,形成對各區的科學的評判,對他們的城市管理成果進行考核。”
總共: 1頁
作者: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