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建設正當時。伴隨“四幫四送”助企活動的深入開展,宿遷市的項目工地、企業車間逐漸傳來機器的轟鳴聲。貼心周到的服務,讓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高枕無憂”。
上午,在宿遷宿城區新城名府安置小區建設現場,施工材料已經全部進場,工程即將復工。然而半個月前,因為施工隊伍管理不善,工程建設達不到進度要求,項目復工一拖再拖。小區建設方眾安建設在按合同清退施工隊伍時卻遇到了難題。
江蘇眾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經理左連山:“施工隊伍遲遲未進場,與我們進行交涉和核算現場工程量。所以我們請了公證處駐我們現場核算工程量和聘請相關的工程律師事務所,對現場的工程量進行核算。”
為保障這一民生工程順利復工,宿遷公證處立即受理,當天就進駐現場調查取證,連續四天對工程現狀全程記錄和攝像,為項目復工提供了翔實的法律證據。
宿遷市公證處執行副主任張雷:“我們經過研究,立即與申請人公司簽訂了公證法律服務協議,就是承諾疫情其間絕對不斷服務,為這個工程復工復產及時地提供法律服務。”
法律護航,給企業復工吃下“定心丸”。截至目前,宿遷市公證處已經為4家企業提供復工復產法律服務保障,涉及金額10億元以上。除了法律保障,各地送出的政策禮包也讓企業復工更安穩。
根據宿城區15條惠企意見,江蘇力帛紡織有限公司順利申請到了1500萬元貸款,并可享受穩崗、技改補貼等多項利好政策。
江蘇力帛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施勇:“在繳納社會保險上,我們可以延期繳納社會保險,這樣可以讓我們短期內得到緩解。我們目前正在實施的年產1000萬米的高檔家紡面料的技改項目,同樣能夠享受到我們這次的政策支持。”
機器一響,服務護航。隨著“四幫四送”助企活動的深入開展,宿遷市各部門靠前服務,給政策、出實招,全力幫助企業解決人力、技術、原材料等難題。宿遷高新區在每一個在建項目、復工企業設立了“助廠員”,解決復工手續辦理、原材料進場、工人招聘等問題。而圍繞招工難題,沭陽則根據需求列出清單,通過線上線下齊發力,幫助為企業搭建和提供招工平臺。
沭陽瑞泰服裝有限公司廠長朱建梅:“主要到各個鄉鎮進行宣傳和招聘,并通過新媒體的推送招聘信息;同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員工返崗困難等問題,讓我們工廠順利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