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您是否發現家門口的學校多了、路好走了、生活越來越幸福了?面對一件件關乎老百姓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的民生實事,今年初,我市排定了十大類100個民生實事項目,用一個個高質量的精品工程,繪就了幸福宿遷的民生情懷。
伴隨著郎朗的讀書聲,記者來到了宿豫區廬山路小學,在這里嶄新的教學樓,先進的教學設備,特別是雄厚的師資力量,更是讓家長連連點贊。作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廬山路小學投資約2.4億元,占地面積六萬多平方米,目前小學共有43個教學班,學生2386人。
宿豫區廬山路小學總務主任孫偉偉:我們學校自九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以來,有效地緩解了我們學校周邊16個小區的兒童入學問題,
為了培養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國少年,該校確定了知行合一、融會貫通的“融·通”辦學理念,開設了十大主題30項校本選修課程,涉及藝術、體育、科技、閱讀、書法等方面。
宿豫區廬山路小學總務主任孫偉偉:我們努力讓每個孩子樹立起成長的自信,努力讓每個孩子在適合自己的課程體系中得到適合的發展。
不僅是廬山路小學,今年我市推進教育布局優化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共有20所學校。其種幼兒園6所、小學8所、初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十五年一貫制學校1所,高中1所。
市教育局副調研員馬祥云:明年秋季學期將能夠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屆時將能夠增加學位36000多個,這將進一步優化我們中心城區學校的布局,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優質校園投入使用,入學難必將得到有效緩解,與此同時,您是否擔心送孩子上學的道路交通擁堵問題?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宿遷機動車保有量已經突破120萬輛。數量快速增長的機動車在為城市增添繁華的同時,也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壓力。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今年,“城市大腦”智慧交通系統被提上了日程。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科技大隊大隊長劉佳:我們專門做了測算,如果沒有綠路的時候,通過這段路基本上是十分鐘左右的時間,現在通過這段路基本上五分鐘不到,我們就可以快速到達我們的目的地。
劉警官所說的路段就是位于市區的洪澤湖路。為減少廣大市民的出行時間、提高出行體驗,我市利用城市大腦智慧信號優化技術,結合城區車流出行需求,建設了綠波帶快速通道。經過前期試點推廣,到目前為止,市區共建設了28條綠波道路,總里程近200公里。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科技大隊大隊長劉佳:(下一步)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十條路,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就是配合我們市區正在開展的好巴士的工程項目,開展公交的信號優先建設。
群眾冷暖記心間、民生實事為人民,2020年與全省同步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任務的總體要求,今年全市共排定了包括增加優質資源供給、強化基礎配套建設、提升城鄉服務能力等在內的十大類100個民生實事項目。
市發改委副主任李先平:項目編排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緊貼群眾最急需、最緊迫、最期盼的民生實事,補短板、強弱項,從一樁樁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做起,鍥而不舍謀民生之利,真抓實干解民生之憂,今年列入民生實事項目計劃的100個項目,截至11月底,達標率高達98%,年底能夠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