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準脫貧進入攻堅沖刺的關鍵時刻,省、市、縣各級幫扶隊積極行動起來,用項目、崗位助力鄉村發展,摘貧帽、拔窮根,宿遷全市廣大鄉村奏響了一曲富民強村之歌。
張紅是泗洪縣上塘鎮大周村村民,由于自身勞動力偏弱,婆婆患病,全家生活十分貧困。去年鎮政府工作人員在走訪中了解情況后,主動幫她介紹到了鎮扶貧產業園工作,成了一名產業工人。
“在家里什么活也不能干,在這里能拿一千多塊錢一個月。”村民 張紅 說道。
扶貧扶志、輸血更需造血,為了幫更多像張紅這樣有工作能力的低收入戶脫貧,從去年開始,上塘鎮政府協調工業園區企業積極吸納低收入戶進廠務工,給他們增加收入的同時,增加他們脫貧的信心。
“現在我們整個園區大概有1600個工人,建檔立卡戶有300多人。”泗洪縣上塘鎮副鎮長 楊動動 說道。
崗位“造血”,外來資源可以“活血”。十三五期間,省、市各級幫扶工作隊也積極行動,行走在鄉村田間,助力精準脫貧。在泗洪桂柳食品有限公司的肉鴨養殖基地,十多萬羽肉鴨生機勃勃。去年,在省委安排下,蔡霆來到泗洪,成為一名駐洪幫扶工作隊員,到雙溝鎮毛嘴村任職第一書記,當年他就協調110萬元扶貧資金入股養殖基地。
“前六年我們是按照18%的比例分紅,每年可以分給我們本地方貧困戶19.8萬,后14年我們是按照每年10%的比例分紅,每年可以分到11萬。”桂柳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郭坤 說道。
經過蔡霆多方奔走,還為毛嘴村在雙溝扶貧產業園購買了一個標準化廠房,每年能為村里帶來四萬元收益。當前,在省委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毛嘴村215戶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村集體收入達到了32.4萬元。
“兩年內,我們利用省委駐洪幫扶資金160萬元。到目前為止,基本上按照我們預先的方案,建檔立卡戶,也就是我們的一般貧困戶,全部在今年九月底,全部脫貧。”省委幫扶工作隊隊員 泗洪縣雙溝鎮毛嘴村第一書記 蔡霆 說道。
以扶貧工作隊、各級扶貧干部為工作著力點,同時我市還積極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責任體系,每個鄉鎮從優秀年青公務員中選配1名扶貧專干,配備2—3名扶貧工作人員,在強大的組織保障下,“十三五”以來,全市累計開工農業重大項目295個,帶動近15萬低收入人口增收;建成“家門口就業”項目1281個,帶動低收入農戶就業6.9萬人,人均年增收1.4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