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權屬不分、公共利益受損、公共秩序混亂,面對諸多制約農村發展的亂象,今年初,宿遷市全面開展農村公共空間治理,從規范和治理鄉村各類資源要素、權屬關系開始,全力打造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優良的“三生融合”現代農村空間。
一大早,位于泗洪縣界集鎮楊崗居委會的老村小院內就響起了機器聲,永發電子材料正在這里生產塑料包裝產品,雖然占地不大,卻給當地帶來了不小的收益。
“我們這個面積是500多平方,給村里交了租金,是兩萬多塊錢,我們收入一年大概在500多萬塊錢,能給政府交稅收二三十萬。”泗洪永發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楊緒線 說道。
額外獲得這么高的效益,這在去年以前,村里根本沒想過。原來,自打老村小搬離楊崗居后,這里一直被部分村民私自占用,成了他們的“編外房屋”。去年,宿遷市開展公共空間治理以后,村里統一收回了被私占的空間,老村小也是其中一部分。
“我們全村公共空間治理以來,收回土地在430畝左右,能給我們村里整體每年創收能突破50萬,包括河道路肩整體環境也全部都提升了。”泗洪縣界集鎮楊崗居委會黨支部書記 許廣宇 說道。
公共空間治理不僅可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更要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宿豫區曹集鄉冒店村將公共空間治理與改善人居環境有效結合,將上塘組63戶的廢棄豬圈、旱廁、亂搭亂堆全部拆除,自籌100余萬鋪設水泥路、增添亮化綠化及停車位等工程,滿足群眾精神生產生活需求。
“我們又進行了污水管網的鋪設,鋪了760米投入在20萬元,以及雨水管網我們鋪設1400米、我們投入在76萬元,實現了雨污分流。”宿豫區曹集鄉冒店村黨支部書記 朱昌斌 說道。
深入開展公共空間治理,讓公共土地造福更多村民,在這一過程中,宿遷市積極動員村居黨員干部帶頭簽訂承諾書,為公共空間治理工作帶好頭、起好步,同時引導群眾全流程參與空間治理工作,設立舉報投訴熱線,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收回被侵占土地19.3萬畝、收回被侵占集體資產37.7萬平方米。在此帶動下,上半年,全市1391個涉農村(居)村均集體收入達到15.2萬元,同比上升21.8%,其中村集體資源資產發包租賃收入增長47%,增收成效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