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是宿遷市脫貧攻堅最大最困難的群體,全面小康路上,殘疾人必須一戶不落、一個不少。為幫助殘疾人群體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宿遷市從幫助殘疾人就業創業方面聚攏發力,助力殘疾群眾精準脫貧。
上午,在泗洪縣界集鎮一個服飾加工廠,十多名工人正在這里,為近期的一批工廠服飾訂單忙碌。
工人黃學俠:“我剪線頭一個月也能拿七八百塊錢一個月,反正能夠生活的。”
對于像黃學俠這樣的殘疾人來說,這已經是不小的一份收入,而且也提升了他們對自身價值的肯定。在這個不大的服裝加工廠,像她這樣的殘疾人一共有6名,他們能在這里工作,與老板裴啟林有著很大的關系。
服裝加工廠老板裴啟林:“我們本身就是殘疾人,所以我就想到殘疾是不容易的,必須給他們集中到一起,都來做一點,做一點手工活,維持生活。”
原來,裴啟林因從小患小兒麻痹癥,導致雙下肢殘疾,雖然他也一直想靠自己的雙手賺錢,但卻因能力有限,一直沒有固定工作。后來,在政府的幫助下,他學習了縫紉技術,并于2014年,在鎮上辦了一個代加工廠。
由于他對工作認真負責,訂單也源源不斷,每年可達一百多萬元,裴啟林的代加工廠也逐漸穩定。扶貧扶志、助殘賦能,為了幫助更多像黃學俠、裴啟林這樣的貧困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我市將因殘致貧納入全市“三大扶貧體系”,把殘疾人作為困難群體給予就業創業扶持,支持有勞動能力殘疾人增收脫貧。
泗洪縣界集鎮殘疾人專委趙笑園:“對他們資金這塊有大額貸款,或者是小額貸款利息可以優惠的,還有對于他們培訓或者政府積極參與組織人員培訓,還有招工這塊都是政府可以配合的。”
近年來,宿遷市各級殘聯從加強培訓、推薦就業、支持創業三方面入手,通過購買服務,引入社會資源,專業化開展殘疾人就業服務,并為殘疾人創業開出包括創業培訓補貼、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等一攬子“創業紅包福利”。據統計,全市每年組織各類殘疾人培訓班超過30場,培訓殘疾人不低于1000人(次),每年幫助殘疾人就業800人以上。靠勞動增收、憑雙手脫貧,越來越多的殘疾人靠自己擺脫了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