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雖然泗陽縣在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對標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美好期待,泗陽的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仍然存在諸多短板和弱項。那么泗陽如何確保與省、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呢?
泗陽2018年全面小康綜合實現程度為88.05%,對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體系,整體實現程度還不夠高,仍有13項指標低于90%。泗陽縣委書記徐勤忠在接受本臺專訪時表示,接下來,泗陽縣將聚焦重點指標求突破,全力以赴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贏打好全面小康決勝仗,確保與省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泗陽縣委書記徐勤忠:“我們將加強分析研判,強化重點重抓,分類施策,突出‘一個重點指標、一批項目支撐、一個攻堅推進督導小組’,力求優勢指標穩在高位、波動指標有所突破、下降指標扭轉形勢、薄弱指標迎頭趕上,確保年底全面小康指標考核突破90%。”
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最基礎性的工作就是抓發展、抓項目。而對于泗陽來說,要想在重點指標上有大突破,首先就要突出實體經濟硬支撐,牢牢扭住項目為王這個“牛鼻子”,加大項目引建力度,緊盯重大項目強勢推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泗陽縣委書記徐勤忠:“我們將牢記加快發展第一要務,牢固樹立‘項目為王、投資為要’理念,扎實開展‘大干一百天、沖刺總目標’活動,堅定不移招項目、育項目、建項目,確保年內再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0個以上,全年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超150億元。”
建設全面小康,關鍵看群眾的實際感受。重點指標中民生實事占了很大比重,要想有大突破,就要強化民生幸福主抓手,全力抓好底線民生、基本民生和質量民生,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
泗陽縣委書記徐勤忠:“我們將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全面小康‘兩不愁三保障’,堅持系統化思維,重點抓好5大方面48項細化工作清單,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農房改善主動戰、生態環境保衛戰、公共服務陣地戰‘四大戰役’,扎實推進教育、醫療、城鄉同質供水等‘1+3’民生工作,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小康獲得感和幸福感。”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對我們黨員干部的重大政治考驗。徐勤忠表示,泗陽縣還將激發實干擔當精氣神,大力弘揚“三真”作風,結合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建立統籌推進、監測預警、監督指導、督查考核一攬子工作機制,以“夙興夜寐沖刺、激情工作爭先”的精氣神,大力踐行全身心投入、全方位統籌、全過程指導、全天候落實“四全”干部標準,確保交上一份過硬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