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的美好,定是由無數美好的人組成。多年來,宿遷厚植沃土“孕育”好人群體,涌現出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的道德典型。以德潤城,正是一個個榜樣的引領,帶動著整個宿遷城市“奮發向上,崇德向善”。
在宿遷黃河水上志愿救援隊的活動室里,王愛東正在和隊員們討論著近期進校園的道德模范宣講活動,為了講好水上安全課,王愛東精選了真實案件幫助孩子們了解自救和救人的方式。
志愿精神宣講和安全守護教學已經成為王愛東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環。2009年以來,王愛東牽頭組建了黃河水上志愿救援隊,11年來,王愛東單獨或率領救援隊先后參與緊急救助360多起,成功救起130多條鮮活的生命,還協助警方破案46起。本月,王愛東當選見義勇為類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實現了宿遷建市以來全國道德模范重大典型零的突破。
人無德不立,城無德不興。道德模范的樹立離不開宿遷人人參與文明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通過《德潤西楚善行宿遷》動漫短片、“文明宿遷”微博、微信等,道德模范得到大力宣傳,全市5000多個基層單位開設了“善行義舉榜”、道德講堂,組建好人宣講團,讓身邊好人從人們的指尖傳遞到心間。
市民用凡人善舉踐行“好人好事”,政府和社會用褒獎機制讓“好人有好報”。近年來,宿遷市成立“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工作領導小組,完善四級推薦評議組織體系,發動群眾廣泛推薦身邊的好人好事。同時出臺市、縣(區)兩級道德模范禮遇辦法,為每位身邊好人辦理免費公交年卡、贈送報紙,給經濟困難的各級各類道德典型每人每年1000—3000元現金獎勵,在全社會弘揚“有德者有得,好人有好報”的濃厚社會風尚。
宿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夫生:“截止當前我市共涌現市級以上道德典型379人,身邊好人典型2.3萬余人。下一步我們將以此次我市全國道德典型,實現零的突破,為新的契機,進一步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推薦公民思想道德工程,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宿遷,提供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