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要實現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技術創新是關鍵。今年,宿遷市深入實施521工程,通過加大工業的有效投入,全力推動重點工業項目和工業技改項目建設,鼓勵企業實施技術改造,走“專精特新”發展路子,工業經濟也實現了“加速跑”。
9月6日上午,在宿遷激光產業園先河激光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趕制國內全面屏儲量最大的天馬公司的激光切割機訂單。
先河激光副總經理周愛國:像這樣的一個屏幕,就是說我們整個市場的全面屏。有70%左右全是用我們新河的設備在做。我們的國內做這個屏做得比較大的。
2016年,先河激光落戶激光產業園,剛落戶一年企業就面臨觸摸屏向全面屏的更新換代,前期用于觸摸屏加工的激光蝕刻機全面淘汰,痛定思痛,先河激光投入5000萬元進行全面屏激光切割機的研發和生產,通過一年的時間,單機、半自動、全自動三款切割機機型就投入生產,銷量穩居全國第一。
先河激光副總經理周愛國:到目前為止已經。開票實現銷售9000多萬。納稅900多萬。到今年年底的話,應該有希望突破1.5個億。
技術創新是占領市場的關鍵“法寶”,企業要想緊跟市場步伐,就要進行智能化改造。今年,我市牢牢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精心培育55個智能化項目,年內創建市級以上示范智能車間16個。海欣纖維自動化生產線就是其中一項。今天上午,在企業車間,機聲隆隆,兩條自動生產線正有條不紊的進行忙碌著。據了解,這條由海欣纖維自主研發的生產線于今年四月份上線投產,該設備根據控制程序,從取絲、運輸到計算轉移,打印標簽,全程實現自動化操作。
江蘇海欣纖維生產副總陳光宇:主要目的就是減輕員工工作強度,提高我們公司自動化生產效率,從年初到現在我們預計投資2000多萬,把整個生產線改造成自動化生產線,對我們產品質量也有好處。
實施技術創新是推動企業轉型、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是抓投入、穩增長的關鍵舉措,更是我市實現企業的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的難得機遇。今年,我市將深入推進521工程,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路子,推動低質低效企業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力爭年內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突破1.9%。確保年內完成設備投資超千萬元技改項目340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