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宿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今年,宿遷經開區將堅持工業強區不動搖,聚焦實體經濟發展,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著力建設工業發展引領區、創業創新集聚區、改革開放先行區、營商環境示范區,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領頭雁。
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宿遷市新型工業化發展的主戰場,產業、技術、人才集聚發展的主陣地,對外開放的主平臺,如何著力建設工業發展引領區?宿遷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瑞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宿遷經開區將圍繞項目引建,全面提升產業集聚水平;圍繞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深入開展“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全力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宿遷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瑞:“大力開展招商選資,重點圍繞 ‘3+3’產業,確保全年新招引億元以上工業項目50個以上。深入落實全市千百億級產業培育行動計劃,力爭到2021年底,智能家電、食品飲料、新型電子信息三大主導產業產值均超百億。持續開展‘五大提升行動’,確保年內凈增規上工業企業20 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完成超千萬元技改竣工項目10個、兼并重組企業5家。”
當前,無論是在產業規模層次、科創水平,還是在園區管理效能、集約利用水平等方面還有不少短板。宿遷經開區將圍繞改革創新,全面提升發展活力動力。深化改革創新、聚焦企業關切,全力打造全市創業創新集聚區、改革開放先行區、營商環境示范區。
宿遷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瑞:“優化政務服務,推行工業和經營性建設項目“并聯+串聯”審批、“審批單位+幫辦單位+企業”三方聯合會辦和預審代辦、容缺預審等制度。強化要素保障,加強土地供給,優化金融服務,深入開展水、電、氣、熱、網絡等基礎設施配套和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配套建設。深化幫辦內涵,大力實施分類分級幫辦。”
要想著力建設“四個示范區”,王瑞表示,宿遷經開區還將不斷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圍繞產城融合,全面提升園區形象品質。不斷完善功能、優化環境、提升內涵,增強園區吸引力,建好中心城市南大門。圍繞民生改善,全面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緊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在手上,努力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宿遷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瑞:“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優美生態環境。加強智慧環保平臺和14個大氣監測微站點建設,大力開展黑臭水體治理‘回頭看’。推進智慧城管建設,加強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全力沖刺脫貧攻堅。對226戶未脫貧農戶,實行一戶一策,力爭10月底前達到脫貧標準。加強公共空間治理,確保‘三空間一資源’清理整治率達到100%;加快推進農房改善,確保新城南苑年底開工、學府茗苑年底主體工程完成30%以上、綠都新城二期年內竣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