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市中醫院的兒科門診室里王桂玲正在忙著給小病患們看診,入夏以來,王桂玲帶領團隊研制的《防感藥酒聯合經絡按摩》方法在治療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上備受家長歡迎,這可是王桂玲的“獨門絕技”。
專注于兒科診療,王桂玲一干就是30年。不過她的大學專業可是臨床醫學,1989年進入大興中心衛生院后,王桂玲才真正接觸兒科。
市中醫院副院長、兒科主任王桂玲:那個時候新生兒出血癥沒有現在這個防治的那么完善,老百姓說七竅流血的鼻子嘴巴嘴巴包括大便啊都是血。但是那個時候我們這個幾個人就是齊心協力,再重的病人我們也敢接,也敢治。所以說這個基礎也是那個時候慢慢打下來吧。
在基層衛生院工作的12年時間,讓王桂玲積累了豐富的兒科診療經驗。王桂玲發現,在日常就診的患兒中,有50%存在反復呼吸道感染和哮喘。怎樣有效規避抗生素、激素使用多的風險,成了王桂玲來到市中醫院后思考最多的問題。一次和中醫學前輩李明吾的交流中,王桂玲想到了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從頭學起了中藥,嘗試做科研實驗。
市中醫院副院長、兒科主任王桂玲:面臨一個是人才荒我們當時是沒有研究生,還有來一開始醫院也不太重視科研那個時候,所以拿這個一開始還是非常有難度的,但是我們兩個課題做下來以后就基本上得心應手了。
走訪宣傳、收集數據比對、再反復驗證,王桂玲的時間幾乎都用在了研究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課題上。也因為她的刻苦鉆研,經絡按摩、穴位貼敷、霧化等被合理的運用到了小兒疾病日常診療中,在行業內豎起了創新診療的標桿。每年科室接診呼吸道感染患兒達到四萬人左右,救治重癥患兒三千多人。
繁忙工作之余,王桂玲還擔當鄉村醫生集中培訓和本科生床邊教學工作,致力提升本地區兒科的綜合業務能力做努力。
市中醫院副院長、兒科主任王桂玲:我們兒科醫生來了以后跟在我后面早上到我們查房的時候就是床邊教學給他們講課,下午的時候到前面的教室來上課,課本上的臨床和實踐教學合起來就可以帶一個團隊出來,臨床上面解決了很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