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今年以來,我市將實施公共空間治理、建設美麗鄉村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通過治理,釋放鄉村發展紅利,加快形成“鄉村振興”疊加效應。
家住湖濱新區黃墩鎮李甸居委會的蔣士元是一位養殖戶,專業養螃蟹苗的他,對于河道情況有著超乎常人的敏感。
湖濱新區黃墩鎮李甸居委會養殖戶蔣士元:原來河塘養殖水質和溝渠對養殖塘口都有一定影響,養殖這個螃蟹主要一個是水和草,以前溝里的水有污染。
為了營造優質的養殖環境,黃墩鎮政府花大力氣整治螃蟹養殖塘口,清理無效合同,打擊多侵多占行為,治理水環境,建成了黃墩循環水養殖基地,也讓蔣士元品嘗到了農村公共空間治理成果的“甜頭”。
湖濱新區黃墩鎮李甸居委會養殖戶蔣士元:河里的水變成了好水,塘口對養殖來說就很好,(螃蟹)就不生什么病,通過治理溝渠河道治理好了,養殖戶得到好處就多一點。
今年以來,我市共排查水體19000多個,治理水體空間問題5200個,省定規模養殖場治理率達到95.4%。如今,村民們身邊的生產生活環境美了,而公共空間治理的“后半篇”文章正在有序推進。
宿豫區大興鎮先鋒村黨支部書記張裔峰:收益用于公益事業,是先鋒村全體老百姓來享用,(這倒也行),這個錢任何人不得占用、挪用、轉借。
近日,在宿豫區大興鎮先鋒村黨群服務中心,舉行了一場公共空間治理資源性資產投標報名會,而本次對村民公開發包競標的就是先鋒村通過公共空間治理排查整理出來的大堤10個標段、魚塘9個標段、低價發包6個標段,對于這些地的用途,村民們充滿了期待。
大興鎮先鋒村村民孫利:要是能中(標)下來了,我就栽點果樹、養點雞。
大興鎮先鋒村村民鐘愛華:原來都是荒廢魚塘子和荒廢土地,我想給這40畝地充分利用,搞瓜蔞種植,能增加我個人收入。
截至目前,全市已收回集體土地19.3萬畝、集體資產37.7萬平方米,重新發包土地8萬畝、資產20.2萬平方米,全市837個村通過空間治理增加集體收入5980.8萬元,為我市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總共: 1頁
作者:張乃川 張曄 宿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