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民住房條件改善工作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配套工作關系到農民群眾能否住得舒心、住得放心。去年以來,宿遷市通過強化配套支撐,提前謀劃產業發展與公務服務,為農民群眾建設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
一走進泗洪縣峰山鄉后窯居委會,寬敞的道路、嶄新的路燈、美麗的公園便映入眼簾。
峰山鄉后窯居委會是一個老舊小區,由于建成較早、道路、綠化等配套欠缺,老百姓生活十分不便,從今年初開始,泗洪縣投入近四千萬元對這里進行提升改造。
“我們首先就是從道路亮化,還有雨污水管網這一塊,我們要達到老百姓的需求,做了一些大量的輔助設施,比如廣場,游樂設施,公園景點等等,一些配套設施來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泗洪縣峰山鄉后窯居委會主任 朱永生 說道。
目前,后窯居提升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對于有改造提升價值的村莊進行配套提升,對村內部分沒有改造價值的房屋,宿遷市還啟動重建工作。王明勝是宿城區耿車鎮劉圩村村民,由于子女在外工作、并不打算回老家生活,所以上世紀建設的房屋一直未能進行重建,眼看著周邊有能力的村民都住上了新房,老王心里越來越焦急。
現在在劉圩村,像老王這樣的農戶有十多戶,為了改善他們居住環境,去年,耿車鎮決定在原有村莊的基礎上進行改建,并同步啟動村莊環境、配套改造提升工作。
“一種方案就是動員有能力的,這些農戶進行改造,另外一種就是動員沒有能力的這一部分群眾進行搬遷,我們在搬遷過程當中采取一定的優惠,幫辦措施。”宿城區耿車鎮副鎮長 王振雷 說道。
按照不等、不怕、不躲、不偏、不虛、不折騰的“六不”要求,宿遷市始終堅持“四化同步”,把農房改善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農房改善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搬遷改善7.5萬戶,開工建設項目106個;其中今年以來已搬遷3.6萬戶,開工項目86個。
“我們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要求監管、高標準配套,努力在提升項目質態和品位上下功夫。在抓好項目建設的同時,我們努力做到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避免“就住房抓住房、就建設搞建設”,通過夯實產業支撐,推動產業配套項目與農房改善項目同步建成。”市農房辦副主任 王彬 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