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精科智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金良:“一窮二白,沒有人才,沒有技術,也沒有資金,我們是硬闖出一片天地來,在磚瓦廠一片廢墟的基礎上,建成了宿遷第一個高壓電器廠。”
1992年的深圳處處充滿生機。開放的思想、先進的理念也深深地吸引著正當青年的王金良。他毅然辭去手中的“鐵飯碗”南下打工,不到兩年“深圳精科”橫空出世。1995年,地級宿遷市成立在即,王金良也成為首批“返鄉創業者”。然而,企業組建初期,他就遇到了不少阻力。
王金良:“就是原來我們當時是收購了兩家國有企業,首先在這兩家國有企業的工人,他是不愿意到民營企業來工作的,他們從心里接受不了,理解不了。有的工人呢就是打的橫幅,到大街上游行,這是國有資產流失。”
迎難而上,“江蘇精科”應運而生,1995年至2000年,“江蘇精科”一路領跑,成長為業內佼佼者。2008年,當金融危機席卷全球,江蘇精科卻迎來了擴張的最佳時期。王金良以1400萬的低價收購了江陰一家企業,這個屬于省電力公司的第三產業,加速推進企業對組合電器成熟技術的掌握。為了企業有更長遠的發展,2012年,王金良又作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和世界五百強ABB公司牽手。
然而,命運并不是一直偏愛兢兢業業做企業的人。2015年,受聯合擔保影響,江蘇精科遭受前所未有的沖擊,面對困難,王金良再一次選擇堅守。
王金良:“工人有10個月沒發工資了,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大部分的骨干,還是對企業不離不棄。(間隔兩秒)實踐證明了我們選這條路選對了。”
如今的江蘇精科已經與南京宇能新能源正式合作,企業也將在5G時代下迸發新的活力。
王金良:“一個人的人生是非常短暫的,一定要在人生的有限的時光當中,發揮他最大的才能,最大的智慧。我既然選擇了搞企業,所以我就要在搞企業的領域里邊,為我們國家的這個企業的發展做出一點微薄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