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導體芯片產業鏈中,設計、制造、封裝測試三個環節緊密相連。其中,封裝測試通俗地說,就是給芯片“安家”,而在這一個個芯片產品的研發過程中,長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陸惠芬為之忙活了30年。
在長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的西北角,二期項目正進行土建。項目計劃投資120億,投產后可年產百億個通信用高密度混合集成電路,建成國內外有影響的集成電路封測基地。
集成電路封測項目在宿遷發展之快,靠的就是像陸惠芬這樣的芯片封測人的熱情和堅守。1990年剛畢業的陸惠芬進入江蘇長電科技工作。當時半導體芯片封測的設備、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想要打破壁壘,實現半導體封測國產化并不容易。
芯片內外部的溝通靠的是導線。原先用作導線的,是純度高達99.99%的金線。為節約成本,陸惠芬提出在集成電路上用銅線代替金線,雖然引起了行業內的質疑,但她沒有放棄,組建專門的攻關團隊,加班加點做試驗。
“因為銅線的特質硬一點比較容易氧化,成型不受控制容易把裁邊打壞,我們跟整個產業鏈工藝鏈上面去做一些溝通,幫我們先實現它,然后再去優化它,一步一步走過來。我們通過大概有半年多的時間,后來成功了。”長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 陸惠芬 說道。
這次挑戰,也為半導體封測帶來了一次產業變革。隨著封測技術不斷成熟,半導體產業也由發達城市向發展中城市延伸。2015年陸惠芬被總部任命為長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總經理。她結合企業狀況和城市發展,迅速調整原有的產品結構,同時改進管理機制、強化文化建設,短短4個月時間,為宿遷的產業發展創造了奇跡、打出了品牌。
“我們一定要把宿遷的廠建成讓我們宿遷人來管理,讓它成為宿遷的標桿企業來去做。”長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 陸惠芬 說道。
目前,長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可生產四大系列、數十個品種,年產芯片100億個。現在,令陸惠芬欣喜的是,宿遷更加注重科技人才的培養,這將為企業未來發展帶來強大動力。
“利用我們地方的學校去培養一些人才,我們同時跟三所學校去簽約,未來我們無條件地去支持學校辦學,第二有好的企業去施展舞臺。”長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 陸惠芬 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