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宿遷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提出,全市上下要堅持四化同步綠色跨越,加快小康建設、推進“六增六強”,確保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將推出全會精神解讀,今天解讀第一篇《堅持四化同步綠色跨越》。
去年,宿遷市委市政府確立了新時代宿遷高質量發展“六增六強”的工作要求和發展目標,一年多來,宿遷市發展、改革、城鄉統籌、生態文明、文化提升、民生福祉等均取得了新的進步、實現了階段性目標。
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推進綠色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也要求江蘇在四化同步上帶好頭、領好向;江蘇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市始終堅持四化同步戰略,建設好江蘇生態大公園。
然而,縱觀宿遷市發展現狀,無論是經濟實力、產業層次、社會發展、群眾生活、人居環境,還是城鎮化水平、科技發展水平等,都與高水平全面小康目標有很大距離。宿遷市剛剛邁入工業化中期,工業化進程還遠遠沒有完成,信息化還處在起步階段,城鎮化率遠掉在全省之后,農業現代化仍然處于較低水平。要建設“強富美高”新宿遷,必須切實貫徹中央、省委要求,遵循發展趨勢和發展規律,堅持四化同步綠色跨越,更好推動宿遷發展行穩致遠、提質增效,也是宿遷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使命、促進實現高質量發展“六增六強”新目標的必由之路。
新華社:對張書記分析宿遷市“四化同步”發展現狀怎么看?對于宿遷提出“四化同步綠色跨越”的必要性?
綠色是宿遷發展最亮麗的底色、最閃光的名片,此次全會向全市上下釋放了“堅持四化同步綠色跨越,持之以恒推進六增六強,全力推動宿遷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然而要切實弄清“堅持四化同步綠色跨越”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六增六強”的路徑選擇就顯得尤為關鍵。
一方面,從四化同步綠色跨越的內在關系看,工業化是城鎮化的經濟支撐,城鎮化是工業化的空間依托,信息化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與增長動能轉換的助推器;城鎮化率要提升,農民變成市民,城鎮容量要擴大,現代化的農業才能提供優質供給。與此同時,在推進“四化同步”戰略進程中,還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牢牢守住生態文明底線。這些論斷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十分清晰的。另一方面,“六增六強”是我市從解決現實矛盾問題、強補短板弱項出發,圍繞速度、改革、創新、生態、文化等發展問題提出的工作舉措,其著眼點在“增”上,目標在“強”上。
因此,從這層意義來講,“四化同步綠色跨越”與“六增六強”所追求的內涵、目標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一個是工作方法和路徑,一個是工作目標和要求,落腳點均是“強富美高”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