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長效管理既要實現群眾共享,更要引導群眾共治。今年,宿豫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積極開展“大走訪”、“周六志愿服務活動日”等活動,讓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李向陽是宿豫區中通名仕家園小區的居民。由于他所居住的高層單元樓沒有非機動車停車棚,每到陰雨天,樓道里便擠滿了車輛,嚴重影響出行。無奈之下,他把問題反映到了社區,沒想到,沒過多久,社區工作人員就帶著解決方案上門回訪了。
自豫新街道開展“訪民情、解民憂、聚民心”大走訪活動以來,中通社區組織15名網格員,圍繞居民投訴的難點問題、網絡問政交辦的重點問題等進行專人專事入戶走訪,著力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急難愁”問題。
“已處理過的問題進行回訪,對未處理的問題,征求業主意見,帶上來尋求解決辦法。總共走訪了1100多戶,梳理了380多件問題。這文明城市長效建設方面,排查八亂,對排查出來的問題當天排查,當天整改。”宿豫區豫新街道中通社區黨委書記 董躍先 說道。
志愿者隊伍也是文明城市常態長效建設中的重要力量。這不,在江山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幾名志愿者正在東方花園小區開展文明停車志愿活動。隨著宿豫區“個十百千萬”志愿服務工程活動的深入,今年3月,江山社區組建了文明實踐站,由600余名志愿者組成的6個志愿服務隊,定期到各個小區開展文明志愿活動。
“主要是文明勸導,環境衛生整治,治安巡邏,還有小區八亂整治等活動。在我們志愿者服務團隊的影響下,小區更多的居民參與到志愿者服務活動中來。”宿豫區豫新街道江山社區黨委副書記 李玉梅 說道。
截至目前,宿豫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3個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36個村居(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實現全覆蓋,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隊伍人數達8500人。
總共: 1頁
作者:孫安 ,謝衛 宿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