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作為社會的“小細胞”,蘊藏著社會發展的“大能量”。近年來,宿遷中心城區的社區氛圍營造和精細化管理,正在讓文明之花綻放城市。
上午,在宿城區幸福街道東大社區,“老街坊”志愿服務驛站的工作人員正在開展“文明誠信經營戶”評選入戶調查問卷。每一期評選,都涉及好人好事、不誠信記錄等多項考核。
在文明城市長效化管理中,“誠信”品牌成了老街區東大街、鳳凰城的主打特色。街區的宣傳欄、宣傳畫、提示語中,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街區的大屏幕上更是將400多家商鋪參與十大經營戶誠信評比中的亮點、照片和文字解說進行動態展示。
“軟實力”的文化營造提高了市民的參與度,“硬實力”的配套設施升級更是讓社區環境華麗轉身。在項里街道關口社區華潤景城小區,居民張衡居住兩年來最大的感受就滿滿的幸福感。無論是監控設施、垃圾箱布點還是綠化管養,總能讓他們的生活更加宜居。
今年,我市以小區物業整治為突破口,全面推行“物業管理主管部門+街道(社區)+物業服務單位+業委會”的四方聯動機制,持續深化完善 “1+5” 居民小區管理機制,從引導群眾、規范群眾、服務群眾角度,加大垃圾分類、違建整治、便民服務等工作力度,優化物業管理信用等級評價和考核激勵體系。同時65個宿城區直掛鉤部門已全員融入社區小區創建工作,幫助社區開展秩序整治、惠民服務,強化基礎創建力量。
總共: 1頁
作者:陳奕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