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眼下,垃圾分類已經悄悄地走進宿遷人的生活。
上午,家住歐洲花園的蔣女士,將家里的廢舊衣服打包好,貼上二維碼拿到小區的垃圾分類站點進行分類投放。之后,她又來到小區再生資源兌換點,查看積分,并用積分兌換了一件生活用品。
小區居民蔣寶蓮:垃圾分類,我們家里也干凈了,也整潔了。這同時也能對積分。積分可以用來兌換生活用品。提倡我們大家都要垃圾分類。
現在,歐洲花園小區內的垃圾都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類,不同垃圾不同處理。其中可回收垃圾由京宿公司工作人員定期回收,并通過掃碼方式,將數據上傳到后端云服務器,服務器自動折算成積分同步到市民賬戶,市民累積積分到一定數量就可兌換生活用品。
和歐洲花園一樣,目前,全市共建成了428個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在中豪國際星城小區南門的再生資源生態體驗館,擺放著各種生活用品,工作人員正在為居民做垃圾分類的講解和兌換工作。
學生朱晴:其他垃圾有煙頭貝殼,平常我們要做好垃圾分類,要告訴旁邊的朋友和家長。
江蘇京宿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垃圾分類宣傳推廣員張麗:我們會定期到小區宣傳垃圾分類,提高居民知曉率。
2017年底,我市全面啟動實施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試點工作,開展城鄉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等四個體系建設。今年,我市又編制了《市區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PPP項目實施方案》,將通過公開采購,對實施范圍內的148個居民小區、68個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學校、醫院和農貿市場等進行服務。
市城管局環衛辦事員孫闖:經綜合考慮,項目合作期設置為10年,投資計劃分兩年實施,合作期第一年,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80%;第二年,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
總共: 1頁
作者: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