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宿遷市“基層黨建提升年”活動開展以來,各地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創新工作舉措,讓基層黨建更好服務民生。
王翠俠是宿遷經開區居民,一個月前,她還為外出賣水果與照顧殘疾老伴和女兒,忙得不可開交。而自從城管經開區分局設置了一個家門口的助殘疏導點后,她的難題終于得到了解決。
今年以來,城管經開區分局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開展“微課堂”“微討論”“微學習”的“三微”學習活動,還利用“城管課堂”,定期梳理城管工作中的難點問題,不斷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在黨建+服務這一塊,我們應該每個月都開展了定期的扶貧助困活動,以及志愿服務活動。今年以來我們一共開了10余次。在服務民生方面,在我區轄區內設置了3處愛心助殘疏導點,20余處夏季瓜果臨時疏導點。”城管經開區分局局長助理 環衛處處長 李崇高 說道。
不僅要黨建便民,更要黨建富民。在泗陽縣張家圩鎮小史集村的800余畝菊花育苗基地,農技專家正忙著給種植戶介紹菊花種植的注意事項。為了做強這一特色產業,泗陽縣每月開展一次機關黨建資源下沉,組織有關技術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各項助農服務。不斷壯大的菊花產業,既讓本地低收入農戶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每年更為村集體增收80余萬元。
“我們在全縣范圍內選聘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黨員志愿者作為遠教專家,圍繞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主題,定期組織他們深入鄉村開展組團服務活動,目的就是促進資源下沉,促使黨員干部能夠走出來、走下來,面對面地服務群眾。”泗陽縣黨員電化教育中心主任 劉路 說道。
今年,我市將重點實施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深化“支部+電商”等“五大行動”,重點培養百名“紅色電商達人”,培育百個“支部+電商”實訓基地,打造千個黨建富民示范點,組織萬名創業青年帶動群眾致富。加快推進強村三項試點工作,力爭納入試點的138個經濟薄弱村集體收入達到18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