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著城市里最臟最累的工作,但用掃把和小車清出了城市的整潔。他們是被稱為“馬路天使”、“城市美容師”的環衛工人。今天的《我和祖國共成長》帶您認識一位垃圾車清運司機曹善標。
早上七點半,宿遷學院的校園里還十分的寧靜。而曹善標已經駕駛著垃圾清運車悄悄地來到學生公寓門口,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由于居住師生多,校園的垃圾產出量也相當的大。
宿城區環衛園林局清運車隊駕駛員曹善標:因為這兩天學生馬上要放假了,垃圾也多一點,就趕到現在這個時間,大概有多少桶了,有二百多個桶。
從事垃圾清運已經38個年頭了,在曹善標的職業生涯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垃圾清運車的更新換代。1980年,剛剛入行做環衛的他被分配到了駕駛班,接觸的第一輛車是三輪的手扶拖拉機。既當托運工,又當環衛工,繁重的工作量成了當時工作的日常。
宿城區環衛園林局清運車隊駕駛員曹善標:太臟了路面,掃掃地呀也沒有現在的掃地機,都是人工掃的,堆在路面上一堆一堆的小攤子,像我們都一點點的裝,就用鐵鍬朝車上裝,過去確實累。
隨著城市不斷發展,曹善標的座駕也有了轉變。由拖拉機變成承載兩噸的小貨車,再到承載八噸的自動壓縮式清運車,每一次設備的更新,都給曹善標的工作減輕了不少負擔。如今,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一員,曹善標每天早上六點準時到單位,拿出自備的檢修包,對垃圾車進行車況檢查,力求清運中不出現任何小差錯。
宿城區環衛園林局清運車隊駕駛員曹善標:檢查車的油呀、水呀哪里有沒有漏啦。還有就是輪胎都會檢查的,有時防止哪不合適還得給螺絲調整一下,為什么這么仔細呢?你為它服務,他還為你服務。
也是因為這樣的堅守和付出,15年來,曹善標共節約汽車維修經費30萬元以上,節約油料達15萬元左右。對于他來說,城市清潔需要持之以恒。盡管技術含量不高,卻事關城市發展和進步。如今,我市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始終走在全國、全省前列,這都讓曹善標充滿著成就感和自豪感。
宿城區環衛園林局清運車隊駕駛員曹善標:作為一個環衛工人這是我應盡責任,市民的意識現在變化也蠻大的,就比方說過去垃圾都隨便撂,現在都不輕易亂扔了。
總共: 1頁
作者:陳奕彤 張浩 宿城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