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面提升農民住房條件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點,去年以來,沭陽縣以安居與樂業為總抓手,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打造了一個又一個配套齊全、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新型農村社區。
走進沭陽縣錢集鎮槽坊新型社區,一宅一院、綠樹成蔭。居民柳大爺去年八月搬到這里,從瓦房、土路到現在的新型社區,柳大爺直說沒想到。
去年4月,錢集鎮對槽坊新型社區進行擴建,新增房屋185套,在建設過程中,鎮黨委、政府在建好“五通八有十到位”配套設施的基礎上,為社區配套建設天然氣、農資超市、農機具集中存放點和農民菜園等公共設施;同時,按照江淮民居風格,采用一宅一院形式,根據群眾不同需求,設計157平方米、132平方米、51平方米三種戶型,供農戶選擇。
“我們在改善住房前期鎮村干部統一下村組去摸排群眾的意愿,我們農民將房屋裝修,裝修好了我們才將他原有的自然村落中將他老村落拆除,讓他搬進去,省去了村民租房住房的煩惱。”沭陽縣錢集鎮槽坊村黨支部書記 余國洋 說道。
換位思考、讓群眾搬得更順心,目前槽坊新型社區已全部搬遷完畢,313戶實現就地安置。而面對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南湖街道在城區周圍新建小區,滿足他們進城的需求。作為定銷商品房項目之一,灣河御景小區正在穩步建設。
項目共分兩期建設,包含5426套住宅,主要用于街道內灣河、前巷、中心、良種場等城郊農民的住房條件改善,讓更多的村民變市民。
去年,沭陽縣將農房改善工作列入“四大民生工程”,扛實政治責任、聚焦群眾滿意,扎實有序推進各項工作。2018年共完成了6100戶舊房拆除和679戶四類重點對象農戶危房改造任務。在此基礎上,今年又重點建設35個農房改善項目,計劃新增1.72萬戶農村居民實現住房條件改善。
“通過統籌建設資金規劃方案,補償標準代建方式以及質量監管,強力推進農房改善工作,第二是建立了八個統籌機制,通過統一協調指揮,統一規劃設計,統一造價評估,統一國企超標,統一組織實施,統一質量監管,包括統一空間治理,統一績效評價,從而全面推進了我縣農房工作快速推進。”沭陽縣農房辦副主任 徐佺 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