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農村公共空間治理,既改善生產生活環境,又整合了農村集體資產,那整合后的土地資源如何更大力度地增收富民呢?6月11日,宿遷市宿豫區保安鄉坡墩村用競標拍賣的方式,敲響集體土地承包權第一錘。
6月11日上午,隨著三次競標無人加價,保安鄉坡墩村的農村集體資產土地一標段地塊以51000元的價格成功競拍出承包經營權。當天,坡墩村近100畝集體土地參與競拍。
據了解,坡墩村共有人口2900余人,有很多“包地”大戶,過去承包經營的方式與手續都很簡單,價格與手續都不透明,很多村集體土地都以較低的價格流轉出去,造成村集體資產貶值,不利于盤活農村土地資源。
宿豫區保安鄉坡墩村黨支部書記張德群:“通過空間治理,我們首先這次把柴沂河部分,還有村里邊的魚塘、姚通溝堆,首次進行拍包,這一次是拍包二十多萬塊錢,我們整體空間治理才進行一小部分,我們今年集體收入將達到50萬左右。”
此次競標會所拍賣的土地資源,是前期在開展公共空間治理中收回的被占用地塊。通過公開競標的方式流轉經營權,這些村集體資產經專業人士現場查看,依照地勢與市場價制定了每個標段地塊的標的價,流轉期限為10年。
宿豫區保安鄉黨委副書記張勝杰:“通過這種方式,既整合了土地資源,提升村居環境,又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同時,充分彰顯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接下來,我鄉將在其它村居陸續推動這種方式,讓每個村居的集體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總共: 1頁
作者:宿豫臺 ,申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