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上午,宿遷市在駱馬湖總部經濟會議中心舉行大運河文化帶宿遷段建設建言資政會。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愛軍,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王昊,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王益,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葉輝出席會議。
會上,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主席朱民陽,省政協文化文史委主任謝波,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省委宣傳部文化產業處處長王明珠作為專家代表發言。市政協學習文史委、民進宿遷市委等10位相關負責同志圍繞大運河文化帶宿遷段建設進行了發言。
張愛軍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的積極建言獻策,以及情系運河、關心宿遷的深厚情誼表示感謝。他說,大運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是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省委書記婁勤儉提出的“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設走在全國前列”要求,為我市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指明了方向。
張愛軍指出,宿遷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城市。我們有基礎、有條件,也有責任、有義務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前要重點圍繞目標定位、路徑選擇、融合發展等三方面進行深度研究討論,致力形成新時期具有宿遷特色的大運河文化帶宿遷段建設體系。希望全市政協委員充分發揮好人才薈萃優勢、根植群眾優勢、位置超脫優勢,為大運河文化帶宿遷段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盡心盡力把大運河文化帶宿遷段建設成為精品工程。
王益在致辭中指出,將政協的“兩鄉”工作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有效銜接,通過開展建言獻策,促進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是市委交給市政協的一項重要任務。一年來,全市政協系統充分發揮人才智力優勢和文史工作特長,圍繞“建言、編書、留鄉愁”三項重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今后,市政協將按照市委的最新要求,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弘揚“三真”精神,努力以更高站位、更實措施為大運河文化帶宿遷段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會上還舉行了《運走宿遷》和《千年脈動》的新書發布儀式,王昊與兩本書的作者朱伯儉、洪聲一同向市圖書館、鄉賢代表、市民代表和中學生代表贈送圖書。會前,與會人員還一同參觀了大運河宿遷段文化資源圖片展。
宿遷市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薛永干主持會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分管領導,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同志,以及住宿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會組成人員,住市區市政協委員和縣(區)政協負責同志出席會議。